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佛山历史名人都住过莲花路

c2000
2024-08-31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c2000_cn”

佛山十大历史名人之“十大”谁说了算?


[来源网络]

这些佛山历史名人

都住过莲花路


莲花路位于佛山古镇的中部,在佛山有悠久的历史。明代佛山已经形成了三圩六市。当时三圩六市中的表冈圩所在地,就是莲花地。1933年,莲花地、大圩地、低街、新庙街、华光庙街等合并连建成莲花路。
纵观历史,莲花路地段在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古镇中,起着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枢纽作用。20世纪50年代的莲花路,两旁摊档相连,密密麻麻的货物摆满了整条莲花路。多位名人雅客居住于此地。


(旧时莲花路)


莲花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莲花路一带还是一片荒芜。某年仲夏夜,天降甘霖,雨水过后,人们看见一块大石头下长出了一朵绚丽夺目的莲花、经过一段时间,人们看见莲花烈日晒不枯,风雨摧不毁,人们都说这真是一朵“金光圣花”。于是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金花庙”。
民间传说“金光圣花”是金华女神的化身,这位金花女神是一位专门保护孩子的神灵。每年农历五月十九是金花女神诞辰,也是莲花圣地的节诞,热闹非凡。的这段故事世代相传,人们都习惯了称这一带为“莲花圣地”。直到1933年马路建成,人们才把这段路称为“莲花路”。

莲花地名人


现在的莲花广场,据说清代前期是武术界名人叶问先祖聚居的地方。叶家为佛山望族,所居地名为“桑园”。晚清咸丰年间,佛山士绅戴其芬在莲花地购得桑园之地建为“戴氏庄园”。


戴鸿慈

朝廷京官戴鸿慈和他的兄弟三人就出生在这里。他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先后出任督学,考官等,又历任礼部、法部、户部侍郎等。戴鸿慈居官发迹,扩建了莲花地的旧宅。1905年,戴鸿慈作为清代出国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之一,出使考察东西洋政治,回来后向朝廷进呈所编写的《欧美政治要义》、《列国政要》。


张荫桓

与东端桑园相对的是莲花路的西端,在莲花路建成之前,在祖庙路口至沙塘坊口一段,民国以前称为低街。低街以及沿着低街路段转入沙塘坊,是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张荫桓家族的产业。张荫桓文采出众,擅长书画诗词。官至礼部侍郎,曾出使美国、西班牙和秘鲁。


李可琼 李可瑞 李可蕃一门三进士,莲花地清代同胞三翰的故事在佛山可谓家喻户晓。同胞三翰的故居在莲花地南面中部莲花巷15号,又名“七十二窗楼”。


李可琼

长兄李可琼官至山东盐运使,弟弟李可瑞和李可蕃则官至翰林院检讨和编修。乃是佛山人的骄傲。


吴荣光,清代嘉庆年间,吴荣光中进士,进入了翰林院。后来到了湖南任要职。为官数十年,政绩显著,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查办征粮,革除陋习,拘捕贪官污吏,平反冤狱。赈济灾民,惩治土豪恶霸,深得人民爱戴。


吴荣光

清朝道光年间,他主编了《佛山忠义乡志》。除此之外,他还是清代岭南一带最大书画金石鉴藏家,著有多本鉴藏类名作。

莲花地特色建筑



名人故居

李可琼故居“七十二窗楼”,是一座二层砖木石结构的青砖大屋。屋内装饰精美,门窗、隔扇、花架等都蕴含着大量的雕刻工艺。窗楣屋檐有灰塑装饰,反映了佛山富家大户的居住文化。



莲花路旧建筑。


铁画挂屏

在沙塘坊,有张荫桓家族的家庙,还有一组大型府第式建筑群。规模相当体面。宽敞明亮的四柱大厅,体现出官僚宅邸的宏伟气派。张荫桓在佛山的家中收藏了许多精致的“梅兰菊竹”铁画挂屏,把自己的家命名为铁画楼。


当楼

佛山在明代出现当楼。最开始出现的是一种特别牢固的石脚建筑,佛山人称之为“土府”。这是明代当铺的储物间或富家巨族储存贵重物品之所。莲花路土府是佛山仅存的此类建筑。



莲花路昔日当楼。从明代到清代,莲花路还有清代的利安当铺(现已拆毁无存)。沙塘坊路口有永兴大押,莲花路南面东端有福来大押,至今依稀可见。短短的一条莲花路,当年还有绍和、公和等多间当押店,反映了佛山古镇商业繁荣背后对资金和金融业的需求。


基督教赉恩堂



莲花路27号是基督教赉恩堂。建于1923年,为三层哥特式红砖建筑,占地约500平方米。由当时在佛山传教的美国基督教修女倡建。现在是佛山市区现存最为完整、仍在使用的基督教堂。


要参与并发现更多精彩讨论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 ●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2000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