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三家跨国企业看临港新片区五年:那些来之不易的创新突破

上观新闻
2024-09-06

2024年8月20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迎来揭牌设立五周年


五年来,临港新片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的战略要求,锚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目标,统筹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


当前,《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的改革创新任务已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开放型制度体系。各类政策出台330余项,形成138个突破性创新案例。


超570个前沿科技产业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临港新片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8%、34.6%、33.4%。


数据是评价临港新片区五年建设成绩的一个视角。那些深度参与新片区发展、积极推动各个领域改革创新、也从中获益的市场主体,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更复合的视角。


我们选了在各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三家跨国企业。从它们的故事中,我们能最直观也最直接地感知这五年来,临港新片区的那些尝试、那些改革、那些来之不易的创新突破。


马士基:到临港提前布局


马士基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业务涵盖了从工厂到终端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巨大且广泛的业务体量,让马士基参与了临港新片区在航运领域几乎每一次重要的改革创新。


2022年5月,沿海捎带新政在临港新片区首次试点。27个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集装箱在洋山深水港码头被装上“美若马士基”轮,运往天津港。沿海捎带能提升船公司的客户体验和对外贸易运输保障能力,作为首批试点企业,马士基承运的沿海捎带业务货量已达十余万标箱,直接受益客户数百家。


去年12月,马士基的货柜从台湾省高雄港出发,抵达上海港后完成拆箱、集拼,再发往西班牙和捷克,较原路径的转运时间缩短10天左右。当前,上海港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总量中,马士基占了超过60%,涉及的国际航线覆盖从上海至欧洲、地中海、美洲等区域。


这两项政策的突破,吸引船公司把业务从釜山、新加坡等地转移至上海,提高了上海港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世界排名前10的船公司已经开始将手中货箱资源更多地向洋山倾斜,甚至设计更多在上海港中转的航线。


今年初,马士基还在新片区揭牌设立了国际中转集拼中心,作为“战略性提前布局”,一方面帮新片区试制度、测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未来政策进一步松绑,马士基在与监管部门的磨合中,对流程会更熟悉,届时会拥有先发优势。


在航运业绿色化转型的风口下,临港新片区在成功开展LNG加注后,将目光投向绿色甲醇燃料加注这一新赛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产业链,同时积极参与绿色甲醇燃料加注试点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马士基又一次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船公司。今年4月,“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在洋山港完成了全国首次大型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船—船”同步加注作业。上海港成为继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后全球第三个拥有这项功能的大港,率先在全球构筑绿色港口航运服务新生态。


此次绿色甲醇加注,正值马士基首艘船舶挂靠上海港一百周年之际。马士基码头公司中国区总裁韩岩滨表示,100年前,马士基在华首航就选择了上海;今天,拥有全球最佳集装箱港口绩效的洋山深水港和全国唯一特殊综合保税区的临港新片区,成了马士基亚太区航运运营中心发展壮大的承载地。


“未来的合作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韩岩滨说。



特斯拉:在临港实现双赢


2018年,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第一次开放对外商独资设立整车工厂的限制。随后,特斯拉第一个海外超级工厂在临港产业区开工建设,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标志。


在临港的这次突破,带动了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压减。去年年底,我国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投资自由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特斯拉在临港新片区的布局,无疑是一次双赢。5年前,特斯拉摩拳擦掌准备快速扩张整车业务,却陷入“产能地狱”。但上海工厂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奇迹,把特斯拉拉出困境。


“特斯拉速度”的背后,是新片区在审批、验收等领域,围绕企业感受和项目实际需求突破框架、改革创新。通过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施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等,新片区促进改革集成,加强制度创新联动和衔接,进一步提升改革整体效能,把“特斯拉速度”变成可复制推广的“临港速度”“上海速度”。


如今,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能超95万辆,成为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依托上海工厂,特斯拉在汽车行业迅速登顶。智能汽车产业也成为新片区目前产值最高的产业,从2019年的314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287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3。


作为高度集成的终端产品,智能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强的多向辐射带动能力。在汽车行业,16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从智能硬件、核心软件到整车制造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从需求侧推动临港新片区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新片区早前完成了全国首家外资车企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今年又发布全国首批一般数据跨境流动正面清单。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也于今年5月在临港新片区开工。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重合度非常高,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结构件等都相通。工厂投产后,本地产业集群能同时服务两类终端产品,进而提升新片区的产业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卡特彼勒:和临港共同探索新制度


卡特彼勒是重装备的龙头,早在2005年,就在临港建成了再制造工厂,推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再制造,是通过运用先进的清洗、修复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检验控制体系,把废旧零部件变成标准化、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重新发向市场。这能大幅减少新件使用、促进节能减排。


但由于我国对旧品进口的禁止或限制非常严格,卡特彼勒一直面临“旧件进口难”的问题,只能在部分领域开展再制造。2020年,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一次调研中,一位负责人现场回应:“你们说需求,我们来撬动政策突破。”


收到卡特彼勒的正式申请后,临港新片区评估可行性后,拟定了详细方案,向国家部委沟通争取。方案涵盖相关进口产品清单及适用的具体标准、要求、合格评定程序和监管措施——是否以再制造产品的名义进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旧机电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对新品质量标准、安全环保性能等全部适用技术要求,是否在显著位置标注了“再制造产品”字样……


就这样,一场历时一年多的单企试点开始了。


试点期间,临港新片区和卡特彼勒共同为国家有效探索了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监管经验。去年6月,国务院发文支持上海、广东、海南等自贸区、自贸港试点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正式将新片区的改革创新成果复制推广。今年3月,第一批柴油发动机进口再制造件入关。


当下,国内各大制造业企业加强回收再制造、节约资源和能源已经迫在眉睫,一来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走绿色低碳生态发展道路;二来也要对接碳排放等越来越严苛的国际规则。


临港新片区又一次承担起为国家试制度闯新路的使命,推动国内更好对接衔接国际通行规则。改革开放担使命、功能塑造提能级、产业培育成生态、经济发展上水平——这是一条贯穿五年的主线,毫无疑问,也依然会是下一个五年的战略重心。



这些关键词

帮你读懂临港新片区这五年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五年了。这五年,临港新片区有哪些关键词?我们爬取了从2019年8月20日至今所有上观新闻上刊登的相关新闻数据,筛选整理其中的高频词后进行排序和分析,希望能让你迅速熟悉临港新片区五年来的发展成效。


我们先来看看逐年的关键词。



可以看到,企业、人才、制度、政策、创新、国际、全球等词汇,出现在了每一年的词云图中。这也是临港新片区作为一个全新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始建之初必须坚持强调的基础要素。


当我们刨去这些大概念词汇,那这五年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会是哪些呢?



可以看到,10个词中,有6个与前沿产业相关,其中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新能源汽车都是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汽车产业是临港新片区目前产值最高的产业,而特斯拉贡献了其中多数。2019年特斯拉在临港建厂、2020年投产以来,临港汽车产业产值从2019年的314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287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3。今年,特斯拉又在临港新片区开工了第一家海外储能工厂。


可以说,特斯拉毫无疑问是临港新片区的一张“金名片”,特斯拉也高居临港新片区十大关键词之首。


接下来,我们看一组逐年词频排名的折线图。(由于技术问题,该排名是未筛选的全部词汇的排名)




可以看到,汽车和特斯拉每年的排名都处于高位,这也反映了汽车产业在临港的地位。


再看一组人工智能领域的折线图。



人工智能作为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每年排名也很高。但今年随着滴水湖AI创新港的起势,临港新片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曝光度又提升了一个量级。





此外,随着这一轮AI革命席卷全球,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更清晰聚焦,因此大模型、无人驾驶、机器人这些热门细分赛道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反映出临港新片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找到了明晰的方向。


另外4个关键词,都关乎制度创新,其中,临港新片区在运输自由特别是高端航运方面,改革成效最为明显。



其中,马士基的出现频率在2021年开始明显跃升。马士基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这两年它几乎参与了临港新片区在航运领域每一次新政试点,可以看出上海港对全球航运龙头的巨大吸引力。



另一个趋势是,随着临港新片区紧抓全球航运业绿色化转型风口,碳排放等相关词汇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甲醇。要实现真正的净零排放,目前有两条技术路线:绿色甲醇和氨。临港新片区选择了技术更成熟的绿色甲醇,并在今年4月与马士基共同完成了全国首次大型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船—船”同步加注作业。上海港成为继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后全球第三个拥有这项功能的大港。


看了这些关键词和背后的逻辑,你是否对临港新片区这五年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一个五年,临港新片区的十大关键词会是哪些?令人期待。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胡幸阳  崔艺林 连俊翔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huisong



◢ 猜你喜欢↓↓

出生在上海的他逝世,享年90岁!名字曾是绝密

因陌生女孩酷似自己人工受孕所生女儿,上海一女子要求亲子鉴定!对方家属报警

上海一邮轮出发前,女孩突然晕倒、心脏骤停!紧急时刻她挺身而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观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