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发事件回应,如何绕过舆情“雷区”?

2017-09-27 网络舆情



  在突发事件回应过程中,一些不当言论容易成为舆情导火索,有些影响甚至超过事件本身。这种情况下,如何绕过舆情“雷区”?



一、循序渐进,切莫过早定调


  突发事件初期,涉事主体掌握的信息量往往不是很全面,不确定因素较多,过早定调会遗留后续回应漏洞。首次舆情回应需要循序渐进,切莫出于尽快切割等目的,在核心事实和原因不明前“抢跑”。

       2016年美国纽约市切尔西地区发生爆炸案,事发后纽约警局局长公布“目前事故原因尚未确定”。但在官方召开的第一次发布会上,纽约市市长声称,“纽约没有受到恐怖组织的威胁,且此次事故与数小时前发生在美国新泽西的爆炸事件无关。”舆论质疑“官方似乎有意隐瞒一些事情”,一时间导致负面猜测不断。

       突发舆情出现后,第一时间回应舆论关切、缓解公众情绪着实重要,但调查处理需要一定时间,官方回应时不妨采用连续通报的方式,逐步告知公众事件目前进展,既可压缩信息“真空期”谣言传播空间,也可避免因“一次定调”引发舆论猜测,做到“不失语”亦“不妄语”。


二、摆正心态,摒弃刻板回应


  突发舆情应对中,一板一眼的“汇报体”,不顾受众感受、粉饰突发事件的话语,都容易起相反作用,不仅不能提升公信力,还易刺激舆情升温。





今年6月,河南某市一公司发生火灾,该市官方微信上263个字的通报中,有165字在介绍“各级领导重视”,对公众更关心的事故原因和伤亡等情况,仅用“暂无人员伤亡,事件原因正在调查”一笔带过。

反观江苏丰县“6·15”爆炸案,当地摒弃了“领导高度重视”的话语,不间断通报案件调查情况及善后进展,对嫌犯和细节进行披露,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情权,使相关谣言不攻自破,舆情回应效果显著。




  官方权威发声,对于危机化解固然重要,但需要把握舆论关切,借助权威渠道传递出更有价值的信息。语言表述上让公众能“读懂”,回应的内容不妨多一些“群众关切”,少一些“官样文章”。


三、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


  实事求是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回应中至关重要,是化解危机的根基。弄虚作假的应对极易“被打脸”,引发舆情反弹。





  2016年,通过主流媒体报道,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洪灾瞒报事件”与“辽阳市辽阳县洪灾瞒报事件”先后浮出水面。在2012年的“8·4洪灾”中,共造成36人死亡失踪,瞒报28人。该事件被曝光之后,与岫岩县一山之隔的辽阳县也有群众反映,在2012年8月4日当晚,辽阳当地也有群众被洪水夺去了生命,但辽阳市、县两级政府对外宣称,当地应对有力,因台风“达维”引发的洪水没有造成一人伤亡、一人失踪,准备充分的辽阳县人创造了奇迹。后经记者走访核实,辽阳县当晚至少有7人因洪灾死亡或失踪。两起瞒报事件相继被媒体揭露,使当地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舆情回应中切忌弄虚作假,即便能蒙混一时,也会为次生舆情埋下导火索,真实坦诚地面对危机,才能让真相“不缺席”亦“不错位”。


四、审慎发言,避免雷言雷语


      在舆情应对中,雷言雷语可谓形形色色,不仅容易引发舆论热议,让原本的危机“雪上加霜”,有损官方公信力。这些雷言雷语,既折射出在舆情回应时敷衍了事、居高临下的心态,还暴露出舆情素养低下;还有部分雷言雷语,反映出一些基层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懒政、滞后和不作为现象。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公务人员必须谨言慎行。面对突发事件,回应人需审慎发言,换位思考,“正常说话”;同时巧妙变通,改善表达,争取做到不但“化解危机”还能“锦上添花”。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舆情分析师 周林林

来源:《网络舆情》第73期 政府应对·舆情课堂

页面编辑: 发行部 林敏瑜



大学这些事,你怎么看?

“延迟到账”无法撤销架空制度初衷

“刷脸时代”隐私保护应未雨绸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