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读书

风灵 风灵 2020-02-28


文 风灵

 

注:这是我以前在课堂上和读书会活动时与学生分享的关于读书的内容。

 

一、为什么要读书?

 

如果说物质生活的水平取决于资本的积累,那么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精神生活的水平取决于知识的积累。资本的积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靠自身的储蓄积累资本,二是靠借贷利用他人的资本;知识的积累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靠自身的经验积累知识,二就是靠阅读获取他人的知识。与资本借贷不同的是,古往今来的书籍浩如烟海,所蕴藏的知识量极为庞大,可任君取用,而且不收取任何利息,几乎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相较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对于一个人而言更为重要,因为这可以让你真正感觉到你是一个“人”,是万物之灵长,不同于营营碌碌不知何为的低等动物,你会感觉到你与自然、与造物之主有某种默契,你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你不再只是短暂存在于时空之间的无意义的尘埃。当然,知识或许会为你带来财富,带来名望,但这只是知识不经意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完善你的人格,让你持久地保持充实与快乐,而不会因外界一时的得失迷惘失措。

 

二、读什么样的书?

 

我不想把书按照其观点分为好书和坏书,然后开出我所认为的“好书”,将自己的好恶加于他人之上。世上的书有很多,凡是承载了一定信息量的书都有其价值。但我认为,书可以分为讲道理的书和不讲道理的书,要想真正地将他人的知识纳为己用,要想真正地提高对世界的领悟力,也就是说,要想自身具备创新知识的能力(就象是开一家能赚钱的企业),需要读的是讲道理的书。

 

一般而言,中国人不怎么讲道理,这是因为,中国人几乎没有逻辑思维的传统,中文尤其是古汉语也不是一门逻辑语言。形容中国文化有个词“博大精深”,翻译过来就是“不讲道理”,只丢给你一些玄而又玄的结论,让你自己去琢磨,琢磨不出来,那是你笨,没有悟性。儒家、道家、易经、围棋、兵法……都是“博大精深”,但我们基本不说数学、物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科学博大精深,因为能真正归于科学的东西,皆有严密的体系,条分缕析,如一条通往顶峰的道路,一步步有迹可循,错也好,对也罢,好坏得失,都可求证。

 

因此,若要读讲道理的书,首选是西方的学术名著。观点如何倒无所谓,道理讲得越透彻,论证得越清楚越好。而中国本土的书就要差很多,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写的书,缺乏逻辑使得读中国人的书成了在沙里淘金,费时费力而所得甚少的苦差事。

 

三、怎样踏进学术阅读之门?

 

比起读小说散文,看电影电视,学术阅读向来被认为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但学术研究的是人类自身和所处世界的方方面面,社会如此丰富,世界如此辽阔,必能找到你感兴趣的那一本书。

 

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是最重要的,不为什么眼前的功利目标,就是想弄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街头八卦除外),这是从事学术的基础。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最持久的动力。然后,可试着以以下方式找到起步的原点(仅以我较为熟悉的领域为例)。

 

1. 通过某些有趣的视频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比如流传甚广的《自由选择》系列片、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等。如果发现了某个有意思的话题,不要仅止步于视频,去找相关的书来看。书籍提供的丰富信息绝非视频可比。

 

2. 先浏览学术史之类的书。这些著作一般会详尽地梳理比较相关的学说,犹如一本字典。读学术史,一则可节省时间,很快对某一学科的全貌有所了解,二则可按图索骥,就某一方面深入挖掘。

 

3. 看书名和书评。书名是一本书的窗口,书评则是旁人对这本书的观感,好的书名和好的书评会有指南针的作用。当然,现在纯粹为了吹捧而吹捧的书评不少,那么就要特别注意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是不是你所感兴趣的东西。

 

4. 从某本简单的畅销书开始,顺藤摸瓜。比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畅销世界,经久不衰。如果你读了它觉得还不错,那么可以继续读哈耶克其他的书,以及奥地利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对手凯恩斯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哈耶克所扬弃的古典经济学,当然,这是经济学方面,另外,则可沿着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推开法学、政治学、哲学的自由主义之门。

 

我不太建议只考虑某种客观的“名气”或“价值”,来作为选书的主要标准。读书亦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喜不喜欢只有自己知道,尤其是初学者。找一本艰涩难懂的“经典”,可能读是好不容易读完了,却毁了继续阅读的兴趣,就算有了些他人炫耀的资本或某种成就感,也是得不偿失。

 

四、如何读书?

 

个人认为,读书可分为四个层次。

 

1.知道书中说的是什么?


读书的第一步,要至少能从表面上理解作者的观点,尽量忠实于原意。西方学术著作的观点一般都十分鲜明,而且会放在突出的位置(比如文首)并反复阐述。知道作者的观点似乎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却又未必如此,因为自作聪明的人会以自己所需来“寻找”作者的观点,而不在乎作者本来的原意是什么。许多人读西方学术名著只满足于这一层次,引六经注我而洋洋自得,这不仅是理解力的障碍,更是对知识的不真诚。更令人恼火的是,引用原著常常加以曲解,甚至故意断章取义。

 

以前我上学时,曾辅助导师做过一段时间文献引文的研究。发现国内刊物公开发表的文章,许多引文不是查无原文,就是一人引错一百人引错,或者根本就是曲解原文,只引用前半句,省略具有转折意义而更为重要的后半句,等等,不一而足。

 

可见,知道作者说的究竟是什么,不仅是读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术诚实的基本要求。

 

2. 试着将书中的理论运用于实践


读书的第二步,可试着运用书中的观点、方法来解释现实的世界。这就象学习了一个数学公式或物理定理,要掌握它必须用它来解题同样的道理,这样可将书中的理论转化为自己能理解的知识。当然,如果能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知识那就更好。比如,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可以用书中关于自由交易和分工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外贸情况。不过,运用书中原理时,要特别注意相关约束条件是否有变化?例如,将一些仅适合于市场经济下的结论直接套用在中国就是不合适的。

 

3. 分析作者是怎么说的?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步,是读书最饶有趣味的方面,同时也是许多人忽视了的一步。知其然而不愿知其所以,重视结论而轻视论证,要求标准答案而懒于思辨。前面已说过,书中观点如何倒在其次,关键是作者如何讲的道理。他的观点建立在什么样的思想学说之上?继承了谁?反对了谁?对于它所继承的,它为何要继承?对于它所反对的,它为何要反对?它如何建立了自己的观点,又如何面对可能的反驳?它的证据从何而来?它的逻辑是否正确完整?它是要以它的论证来说服读者,你是否被它说服?为什么?如果你赞同它,你如何回答它的反对者?如果你反对它,你如何回答它的支持者?对于这本书,你有没有什么可补充的,或可修改的,或者你全盘地接受它或否认它?

 

这或许是中西学术著作最大的区别之一。中国人写学术著作,常抱着写武功秘籍的心态,奉行“无招胜有招”“不变应万变”的宗旨,或者是一心要开山立派独树一帜,往往既不知传承,也不见扬弃,自顾自地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完就了事。虽然装模作样会有文献综述,或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但与其说是要理清自身思想的发展,不如说是用来装点门面,应付所谓的“学术规范”。而对于所引用的明明相互矛盾的几种学说,也常只作罗列,不加辨析,不予臧否取舍,令读者无所适从,一头雾水,不知这本书是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

 

4. 了解这本书的后续影响


一本有意义的学术著作,必然不会是遗世独立孤芳自赏,必然会对当代或后世产生某些影响,而同代或后代的学者也必会对之有所评价,有所发扬或批判。科学之所以不是“博大精深”的玄学,就是因为它不是一个个离散的点,而是一张经纬绵密的大网。一本书、一篇文章,只是这网上的一个节点。那么,了解作者的传人和对手对他的学说的扬弃,了解这一作品对实际社会产生的影响,才能在这张网上定出这本书的坐标,从而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航向。

 

了解他人对一本书的评价,另有个好处,就是你会发现,哪怕再牛的人也会有人提出尖锐批评,而且这些批评不乏可取之处。这样,你既不会因自己的思想不够成熟而妄自菲薄,也不会仅仅因为读了几本名著就狂妄自大。同时,还可避免一味追逐新潮时尚,炫耀卖弄。学术不是时装,不求时髦,只论真伪,只有经过长期充分的正反辩论之后,方可辨别何为沙砾,何为黄金。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怎样读懂哈耶克?——荐《哈耶克简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