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生不如农民工?——详解大学生就业难

风灵 风灵 2019-04-02

文  风灵


近年来,不时爆出“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新闻。非但如此,在就业市场上,时不时就有民工荒,农民工供不应求,而每年涌出大学校门的数百万莘莘学子,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从工资上看,现今民工工资达到4,5000一月的毫不稀奇,技术工种月入过万也非罕见,与之对比的是,寒窗十数年的大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起薪也往往不足3000。于是就有不少专家学者站出来指责大学生:眼高手低,不务实,找不到工作完全是咎由自取,云云。但这样的指责其实很可笑,就如你指责消费者不肯买高价商品,商家不肯降价一样莫名其妙,这是人之本性的驱动,也就是所谓的市场规律。

 

然而,大学生年年就业难,供给大量过剩,而不愿屈就建筑工地去搬砖头,市场规律是不是不适用了呢?为什么不能通过价格(工资)的调整让劳动力市场出清?

 

当然不是,价格机制未能发挥作用仅是因为制度阻碍,它发挥不了作用,或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仅此而已。

 

在正常的情况下,普通蓝领的工资一般高于普通白领,这是因为,白领工作有一些工资之外的附加收益。比如,在炎热的夏季,蓝领在室外挥汗如雨,白领却可以坐在空调房里享受四季如春;蓝领因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可能染上职业病,甚至有生命危险(如矿工、建筑工人等);蓝领缺少向高薪职位如高管流动的机会;蓝领的工作较为不稳定、闲暇较少,等等。这些对白领而言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宁可为此接受长时间的职业准备(如上大学)和较低的货币工资,而蓝领工种不得不提高工资来吸引足够的人入职,使得二者总获利(收益-成本)基本趋于平衡。

 

但中国却恰恰相反,由于人为的因素,体力劳动的总获利曾经长期远远低于脑力劳动的总获利。

 

一方面,限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的职业选择极为有限,从而改变供求,压低了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和总获利。农民工进城,只能从事一些体制外脏累差的工种,主要是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和某些服务业的工人,以及自谋职业做点小生意等,其他行业则被拒之门外。这使得数目庞大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十分狭窄,人为地造成了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给大量增加。因此,长期以来,所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低、条件差,就连货币工资收入,都不及那些看上去“体面”些的行业。

 

另一方面,人为以户籍、文凭(官方学历)等方式垄断,使得“上层”职位仅向少部分人开放,以维持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垄断性高收益。在大规模城镇化和大学扩招之前,具备进入体制内(包括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或一些大公司基本资格的人占人口比例寥寥无几,那也是所谓的“大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的年代。要么国家包分配,要么虽自谋职业,但高端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但这样的供不应求是通过垄断产生的,不是真实供求状况的反映。于是,这些“高端”行业,其本身的货币收入和潜在收入远远高于普通行业,让农民工望尘莫及。

 

可见,原先基于计划经济的就业态势本就远远偏离了市场规律,使得许多家庭蒙受损失,从而损害了社会整体福利。近年来社会条件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

 

1.计划生育、大学扩招、城镇化等效果显现,使得农民工尤其是青年农民工供给减少,低端人力市场出现了部分供不应求的现象。雇主通过提高货币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来应对,但雇主通常无力提供一些被垄断的资源,如户口、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和社会地位等。这使得农民工的总获利仍然较低,难以持续地吸引新增劳动力进入。

 

2. 大学扩招并未导向劳动力流动的完全市场化,而是将租金以教育产业化的形式进行了货币化。换言之,只要肯付钱,上大学比以前容易得多。扩招几年后,拿到大学文凭,拥有在高端行业求职的资格的人也就迅速增加。

 

显然,由此可见,就中国社会现状而言,大学,其本质主要不是教育机构,而是一个垄断设租的机构。其收益主要来自于垄断租金(虽然只是全部垄断租的一小部分),而非服务于客户(学生和家长)的酬劳。由于其垄断地位,它并不太关心市场对教育的真实需求。简言之,大学卖的是文凭,而不是思想和知识。因此,虽然用人单位对大学教育的成果(毕业生质量)怨声载道,大学却能端坐钓鱼台,岿然不动,继续年年大跃进的步伐。

 

于是出现了如此怪相,农民工工资年年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入职工资却年年下跌,到现在几乎跌无可跌。这其实是市场在自身所及范围内进行调整。一方面低端市场涨价希求扩大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高端市场降价希望能减少需求。

 

但是,市场所能增减的只是货币工资,因垄断而产生的无形利益难以由价格来调整,如果完全以价格来调整,民工的工资或许应普涨到2万一月,受制于中国的产业政策和现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就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态势来看,大多数中国家庭对这些设租而生的垄断利益估价远超名义货币工资,即对城市户口(尤其是大城市户口)、公务员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身份等所带来的社会地位、无失业之虞、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利益估价甚高。

 

那么,在以货币收入进行调整的余地所剩无几的情况下,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消减就职高端行业所附加的垄断收益,即真正实现只有社会分工不同,而无身份地位之别,劳动力自由流动,市场机制会以价格为杠杆调整达到供求基本平衡。如是,每个人也就最有可能找到能发挥他才干的职位,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繁荣与稳定。


相关文章:

信息不对称到底是什么问题?

罗恩·保罗的学校革命

反对孔子诞辰为教师节


(注:有读者在微信留言请教问题。根据微信的系统设定,如果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留言,便无法再回复,所以请有问题的读者在文章后面加评论为宜。)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反对孔子诞辰为教师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