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什么阻止我们打破沉默?

2017-12-18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

今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一个特殊的群体评选为其2017年度人物——

The Silence Breakers,打破沉默者。 

“打破沉默者”这个称呼,
属于封面上五位女性代表;
属于担心家人受到影响,在合照中只有一只胳膊出镜的一位母亲;
属于社交媒体上通过标签#metoo 勇敢讲述自己遭受性侵犯经历的几百万人;
属于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但面对自己遭受的性侵犯和性骚扰,大声向施暴者谴责的所有人

《时代》周刊主编爱德华·费尔森塔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打破沉默者”的个人经历,带来了数十年来最快的社会转变。

以周刊封面的代表人物为例。

站在后方最显眼的是女演员阿什利·贾德,她今年率先揭露了好莱坞名人哈维·温斯坦在二十年前试图性侵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发了撼动全美乃至全球的“反性侵”风暴。

更多人开始站出来讲述自己被那些演艺圈、政界和商界所谓“大佬”们的性侵经历,因为这些丑闻而“落马”的知名人士还包括最为广大观众熟悉的奥斯卡影帝,“下木总统”凯文·斯贝西。

根据《时代》周刊的一项针对成年美国人的在线调查显示,在哈维·温斯坦事件后,有82%的受访者相信女性性侵受害者将更愿意站出来指控施暴者;8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相信这些指控。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所有揭露出来的丑恶,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的性侵犯受害者或是无处发声,或是选择沉默。如果阿什利·贾德没有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经历,或是公众对她的讲述持完全不同的态度,我们还能看到有这么多人选择打破沉默吗?或者换个问法,

是什么阻止了我们打破沉默?


2016年,在TED的讲台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性暴力专家科莉恩·拉普诺进行了一场关于性暴力的演讲。


她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大部分性侵受害者们保持沉默的原因——

“性暴力确实是唯一一种受害者受到指责的暴力行动。”

这个说法言过其实吗?一点也不。

再以《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代表为例。

站在右后方的是美国流行乐天后泰勒·斯威夫特。今年8月,霉霉控告丹佛一位DJ性骚扰案公开庭审。在法庭上,辩方律师为让她难堪而故意问道,“你难道不会因为你指责他性骚扰而害对方丢掉工作而不安吗?” 

勇敢的霉霉回答道,

"I'm not going to let you or your client make me feel in any way that this is my fault. I'm being blamed for the unfortunate events of his life that are a product of his decisions. "(无论是你或者你的客户,都无法让我认为这是我的错。他被开除对他来说是很不幸,但这是他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后果。)


再举个例子,还记得今年那部讲述儿童性侵的电影,《嘉年华》吗?

小文被性侵后,愤怒的母亲大发脾气,扇女儿耳光,剪她的头发。小文明明是受害者,却从亲人身上感受不到安慰,只有怒骂,仿佛自己才是做错的人。

所有这些来自社会文化中对性侵受害者的歧视、偏见和污名化,对ta们都是二次伤害,都阻止了ta们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长期的人道工作中面临无数脆弱群体受到性侵害和性暴力的案例,然而正是由于害怕受到这样的二次伤害,有太多受害人选择沉默,让这样的性暴力事件更具有隐蔽性,但却绝非不存在

作为一名性暴力专家,科莉恩·拉普诺的工作就是谈论性。

但她要讲的并不是那种美好的性行为,而是黑暗的、令人羞惭的、可耻的暴力行为, 如强奸、强迫怀孕、强迫卖淫以及性奴。她用她在工作中得到的感悟告诉大家,如何打破禁忌, 使受害者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00c3vo32&width=500&height=375&auto=0
打破沉默,不只需要受害者鼓足勇气,更需要整个社会消除对性侵事件的偏见和对受害者的污名化。只有当ta们不用担心自己被指指点点,另眼相待,不用担心事件曝光后会面对流言蜚语,才会勇敢地站出来,成为真正的“打破沉默者”。


所以,所有人都可以为打破沉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伸阅读

若非生活所迫,谁会背井离乡,与至亲分离?
【视频】身为父母最大的噩梦
第191个国家红会即将浮出水面?

长按二维码关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