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特等奖+1!全省唯一!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2-07-09

3月26至28日

经过多轮的激烈角逐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

华师6项参赛作品全部获奖

其中特等奖1项,广东唯一

创造华师文科类作品历年最好成绩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王恩科校长推动出台《华南师范大学高端代表性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将“挑战杯”等竞赛国赛获奖纳入奖励清单,鼓励师生积极参赛。在“挑战杯”国赛动员会上,何景陶副校长鼓励参赛团队,表示学校将提供全方位支持,确保参赛成员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同时校团委以每周一次的打磨频率,组织专家就文本撰写、项目展示、答辩技巧等方面对国赛入围作品进行了20余场院校两级打磨,并举办关于PPT和展板制作的培训。



本届“挑战杯”竞赛于3月26日至28日完成终审决赛,我校6个项目共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其中,特等奖广东唯此一个,也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首个特等奖,再创我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绩历史新高。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获奖的6支优秀队伍吧


  特等奖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测与防控

——基于广东省22所高校的三阶段调研



团队负责人:张一凡

团队成员:黄水清、陈浩东、朱芷谊、叶灏贤、苏韵琳、陈子豪、潘晔

指导老师:范方、叶苑秀

学院:心理学院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对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一项大规模监测。项目组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选取了广东省22所高校作为监测点,分别在疫情爆发期、控制转折期、常态化防控期开展了三次网络问卷调研。通过系统性的监测,项目组了解到疫情各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据此,项目组研发了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应用到面向全国开放的“心晴热线”等心理援助平台,并撰写“资政报告”被中央有关部委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采用,用以指导全国全省的心理战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等奖  


技术赋能优质均衡

——广东10市教育信息化推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调查研究



团队负责人:喻思妍

团队成员:牟婷、冷姜桃、洪雨菲、钟怡清、薛晓倩、张玉萍

指导老师:卢晓中、陈娬、钟景迅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项目介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研究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赋能,有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彰显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项目对广东10市、29个区县,包括珠三角发达地区与粤东西北欠发达进行了实地调研,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各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共回收问卷数量超过17万份。通过研究发现了义务教育信息化在推动广东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中存在着技术赋能阶段特征不彰、政策实施针对性不足、教师信息素养欠缺以及优质信息资源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希望借助技术的力量,让中国每个地区都能书写优质均衡答卷,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等奖  


新颖自聚光束的调控产生及传输特性



团队负责人:吴攸

团队成员:林泽嘉、胡宏程、赵佳佳、许丹琳、江骏杰、陈凯慧、 刘煜俊

导老师:邓冬梅、水玲玲、刘宏展

学院: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过程的精密调控,获得具有特定多维度(偏振、位相、频率、振幅及模场)空间结构的无透镜自聚焦功能,以及调控后具有一定特殊传输性质的新颖自聚焦光束;通过研究 自由空间、二次折射率以及光电手性晶体材料体系对新颖自聚焦光束的调控,发现了其具有沿预设轨迹传输、自愈合、多次自聚焦、形成光瓶等新颖物理现象与效应。本参赛作品的研究,将推动光学在信息、医学和激光加工等交叉领域的潜在应用。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团队负责人:王茹

团队成员:李卓羲、黄兰钦、郭佳莉、张东伟、龚志明、尹钰鑫、伍业辉

指导老师:高进伟、姜月

学院: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项目介绍:本作品针对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透明导电基底的脆性、不耐高温性、高缺陷性,器件制备过程的低可重复性和转移过程的破坏性,通过设计与制备微纳分形电极、低温电子传输层、界面修饰层,高效添加剂以及复合粘附材料,最终实现高效、稳定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与转移,并为柔性电子设备提供清洁、可持续的供电。 


高比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



团队负责人黄锶

团队成员:张钰萍、阮志钦、伍政民、邹汉琴、何巧彤、李泽晖、黄梓筠

指导老师:郑奇峰、洪旭佳、蔡跃鹏

学院:化学学院

项目介绍:本项目通过对锂电池关键材料的设计开发与机理解析,为高比能锂电池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针对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基负极和高压正极循环稳定性差、安全性差的问题,本项目设计开发一款完全非燃的磷酸酯/多氟醚基电解液,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界面膜;此外,针对高比能锂硫电池中多硫化锂穿梭和锂枝晶生长的问题,基于MOFs设计制备对多硫化锂具有高效吸附、催化转化功能的系列隔膜涂层材料,可为锂的沉积与剥离提供稳定场所的三维集流体。


数据赋能何以破解“九龙治水”?

——基于广州市300个跨部门

协同治水案例的实证分析



团队负责人:王露寒

团队成员:曾蕾汀、李东泽、李晓敏、苏启航、黄俊康、赵雨婕、廖丽霞

指导老师:颜海娜、于刚强、刘劲宇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项目介绍:“碎片化治理”是现代公共事务治理中的普遍性内生难题。和传统机构改革的思路相比,数据赋能为解决“碎片化治理”“推诿扯皮”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本研究选取水环境为研究场域,围绕“数据如何赋能跨部门协同治理”这一核心问题,从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问题上报”后台中抽取数据并汇编成300个案例,辅之70万字的访谈稿及1226份基层河长问卷数据,对跨部门协同治水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究。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

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

华师团队始终迎难而上

坚持挑战自我


  他们这样努力过  


特等奖项目: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测与防控

——基于广东省22所高校的三阶段调研


关注当下社会时事,发挥专业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测与防控”项目负责人、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研三学生张一凡表示,心理学院有着丰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服务工作案例。当新冠疫情爆发后,团队成员马上意识到这很有可能影响大家的心理健康,并将会成为社会亟需关注的一大问题。作为心院学子的他们开始结合心理学专业优势,动用所有资源进行该方向的研究。


团队内部备赛图


回顾参赛过程,团队成员感慨万千,“这是难忘且收获满满参赛经历,感谢一路以来相互配合、坚持拼搏的队友们,更感谢项目指导老师和校团委老师们一直以来的指导和支持,还有校团委工作人员从校赛以来提供给我们团队的帮助,我们在大家的陪伴中一路成长,让科研之路走深走实走远。”


赛前演练图


谈到对师弟师妹们做科研的建议,张一凡表示,当我们有想法、有冲动的时候一定要大胆去尝试,因为迈出第一步真的很重要,虽然当你迈出第一步之后的途中会面临很多困难,但不管最终的成绩如何,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在潜移默化的全方面的进步,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是最有意义的。


通力合作,完善项目


指导老师:范方


指导老师范方提到学生科研团队首先是要带着家国情怀去寻找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第二要切切实实地做研究工作,要聚焦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专业所学,提供解决方案和决策参考。同时,学生团队对科研及科研比赛的态度也很关键,无论从选题、到漫长打磨过程,到最后参加比赛,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整个团队通力合作,以求项目最佳展示效果。


指导老师:叶苑秀


项目指导老师、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叶苑秀指出,做好科研项目首先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态度可以让作品越来越好;其次要有夯实牢固的专业基础,既能对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也是作品能够取得成功的核心。此外,校团委和学院为“挑战杯”项目搭建的发展平台,对团队提供的各项支持与帮助也是助力项目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等奖项目:

技术赋能优质均衡

——广东10市教育信息化推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调查研究


抓住机遇,反复打磨


“技术赋能优质均衡”项目团队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改革的重要方向。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研三学生喻思妍是该项目负责人,她表示,当时正恰逢广东省需要调查和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实施现状,团队恰好抓住了这个时机,全程参与整个评估项目,并在参与过程中将教育信息化进行提炼,形成选题方向。


项目赛前打磨图


但在校赛和省赛过程中,喻思妍发现,尽管项目具有很好的现实社会价值,但它仍是一颗萌芽的种子,离真正的成熟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面对此次科研竞赛,“技术赋能优质均衡”项目团队积极参与由校团委组织的展板设计、PPT展示和文稿撰写等各项培训,团队成员群策群力,分工协作,反复打磨项目,加强与指导老师的沟通,悉心听取老师的指导意见,充分备赛。


院校联动,攻坚克难


喻思妍提到,相较于其他成员组成有梯度的团队,她们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团队,团队成员全部是女生并且都是研究生。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都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让项目一步步走出校赛,走向省赛,冲刺国赛。同时,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团队,她们不断磨合、不断进步,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学校各类科研项目经验分享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赛前演练图

答辩场地搭建


对于师弟师妹的寄语,喻思妍认为,好的项目、好的指导老师、好的团队缺一不可。好的项目是参加这个科研竞赛最关键的部分,这需要前期做调研、撰写报告等准备工作,更需要有成果来印证项目的社会价值。好的指导老师,能够在学术专业上给予帮助,在遇到问题是总能给我们清晰睿智的回答,引领着我们不断的前进。最后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好的团队能够彼此各尽其责,发挥所长,共同朝一个方向共同努力。


指导老师:卢晓中


指导老师卢晓中认为学生做科研首先要选好题目,要选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密切相关的题目,其次是要做扎扎实实地做研究,注重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严谨的研究,第三个是要依托专业知识基础,做到“学以致研”,第四是要积极寻求各方面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提升科研质量。



校团委书记连泽纯是我校“挑战杯”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她表示,此次我校在本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又取了突破性成绩,这是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工作,青年学子锐意进取、敢于挑战,在学术的舞台上将华师人求实创新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校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校“挑战杯”系列赛事成绩屡创新高,2019年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团体总分排全国师范院校第一,自全国“挑战杯”竞赛发起30年来首次夺得“优胜杯”;2020年创业计划竞赛首夺国赛“优胜杯”;今年学术科技作品国赛中我校斩获特等奖,这是广东唯一的一个特等奖,也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作品历史上第一个特等奖。


2022年,“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拉开帷幕,我校将认真打磨入围作品,力求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更多作品参加国赛,为学校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与“新师范”的建设增光添彩;同时也将进一步为华师学子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条件,以营造更浓郁的学术创新氛围。


再次祝贺获奖团队

希望更多华师团队榜上有名

实现更多的突破

  #往期回顾#  




来源丨校团委

摄影丨吴建国 曹野 黄东

供图丨各获奖团队

执行编辑丨陈北蓓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