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 || 指向孩子心灵的教育迫在眉睫

李镇西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9-02

导读

“某地三名初中生涉嫌杀害同班同学的恶性事件”当然是极端的,这样的学生也是极个别的,但是基于此,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反思和做些什么?
全文共415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近期,对于某地三名初中生涉嫌杀害同班同学的恶性事件,社会各界仍在持续关注和讨论。最初看到这则新闻时,我一时感到窒息,不知道该说什么,同时有一个疑问久久在脑海萦绕:这些孩子的心肠为什么这么硬?这起事件当然是极端的,这样的学生也是极个别的,但是基于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反思和做些什么?


学校:培养学生关怀他人的情感与责任


【要对孩子进行“对别人的痛苦反应特别敏锐”的教育,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观点,“我总是认为,一个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要教儿童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了解人——不仅是亲友,还有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同胞——的处境。把小学生教得会感觉出他所遇到的人内心沉重、有某种悲痛,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本领。”[1]苏霍姆林斯基还深情地讲述他是如何培养孩子能感受他人内心世界的敏锐。他曾经带一年级的孩子在学校花园里从暗处观察身边的女庄员们,教导孩子们观察妇女们的眼睛,学会感觉和了解她们每人内心的情况——是晴朗的平静还是乌云般的苦恼。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一位年轻母亲脸上的幸福,看到了一位妇女每天采摘路旁野花时的快乐,看到了两位姑娘每天都拿泉水当镜子照、整理发型、欣赏自己美丽时的幸福,还看到了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丈夫和两个儿子的老妈妈的悲伤……这才是细腻而深入心灵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同的著作中多次不厌其烦地阐述同一个观点——培养孩子对他人的义务感、敏感性和同情心。他特别提倡要对学生进行“对别人的痛苦反应特别敏锐”的教育,而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正是这种教育。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在急速发展而又浮躁不安的时代,我们往往只抓住那些“实用”的分数和技能,却忽略了对孩子内心世界是否饱满充实而又敏锐细腻的关注。而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恰恰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让孩子感受别人的痛苦,这种机会其实是很多的——妈妈下班回家后,怎么精神不好,愁眉紧锁,时不时还轻轻叹息?同桌为什么课间不出去玩了,眼角好像还有泪水?老师今天上课为什么不像昨天那么有激情,平时的笑容也少了很多?放学路上,路边一个孤零零的小女孩为什么在哭?公交车来了,那个老爷爷扶车门吃力地抬腿,颤巍巍地往上蹬,我要不要上去帮帮他?……只要细心,生活中随时都有这样的人等着我们去问候,去关心,去惦记,去帮助。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总是很纯真善良的,但有时候可能比较粗心,关键是教育者是否适当地进行引导。而且我坚持认为,对学生来说,一定要有一个让他们持续表达爱的机会。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求学生无中生有地“献爱心”,而是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边需要关心的人。我之所以强调“持续不断地表达爱”,是因为那种短暂的应景式的甚至一次性的“献爱心”活动很难真正培养学生关怀他人的情感与责任。例如:重阳节来了,组织学生浩浩荡荡走进敬老院,给老人们梳头、揉肩、捶背、剪指甲……然后唱歌跳舞;三八节来了,安排学生回家给母亲洗脚,或直接把上百位母亲请到学校大操场,让孩子们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场面蔚为壮观……不是说不能去敬老院,也不是说不能给母亲洗脚,而是这些行为越来越成了一种任务,越来越带有表演性。


当前,虽然中小学有太多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班会大赛……但我们的不少孩子爱“国”却不爱国人,爱“人民”却不爱人。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精辟的论断:“爱国主义开始于对人的爱。”投入生活的每个人不仅应是出色的劳动能手、巧匠、物质财富的生产者,而且也应当是一个真挚热情的、富有同情心的人。一百多年前,别林斯基就说过:“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生活,这恰恰就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希望每一位教育者能够“使儿童当别人需要时总是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对某人怜悯,对某人爱抚,对某人保护,对某人关心,为某种原因而焦急不安,为某件事而悲伤”。而且这种培养应该是自然的、常态的、生活化的。我们培养的人本来就应该是拥有如此敏锐心灵的人,这样的人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眼神或细微的表情洞察其内心情感。这才是真正富有人性的人!如此细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家庭:滋养孩子细腻柔软的心


【要让孩子有一颗温暖他人的心,父母就应该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的人】


虽然冷酷杀人的少年是极端个案,但是冷漠待人的孩子却很普遍,而冷漠很可能通向冷酷。即使某一个人的冷漠待人永远不会发展为冷酷杀人,但是在一个冷漠的社会中,感受寒冷的却是社会上所有的人。如何从这个极端事件出发,探寻造成普遍冷漠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因素,成为我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警惕孩子冷漠心理的形成。他举过一个例子,有人面对身边的邪恶现象和种种不幸视而不见,认为“我有什么办法呢”,然后扬长而去。对此,他说:“要竭力防止青少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冷漠态度,要把这种态度看作灵魂最可耻的堕落。因为,这种冷漠态度本身包含着一种很大的危险。只要你有一次两次对与你个人无关的不幸的事置之不理,你就会永远对别人的忧患置之不理。”[2]具体说到这三个不满14岁的犯罪嫌疑人,他们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因而感情缺失,似乎“情有可原”。但是,更多拥有完整家庭的儿童就一定有完整的家庭教育吗?


每个孩子都是其父母的折射。甚至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问题或多或少都可以从家长身上找到影子。因此,培养孩子对他人拥有一颗细腻而柔软的心,首先需要父母拥有自然而然、情不自禁表现出来的对周围一切人的善良。在拙著《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我写了一个叫杨嵩的学生。他在班里年龄很小,后来却被选为班长,除了成绩拔尖,关键是他特别善良大气。这美好的品质首先归功于其父母。当时班上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家境比较贫寒。杨嵩妈妈知道这一情况后,就经常让杨嵩在周末请这位同学到家里吃饭,而且总是做很多好菜。杨嵩的父母很少对他进行善良的说教,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爱的教育。现在杨嵩已经是一名非常有成就的企业家,但他依然保持着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当年他所给予温暖的那位同学已经是一名优秀的边防警察。


教育的主体不只是学校,还有家庭、社会和受教育者本人。可是现在,我们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呢?“把你自己管好!”“少管闲事!”这是一些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我做校长时,对老师们说过一句话:“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想想我们给孩子讲的,我们信吗?我们要孩子做的,我们做吗?如果我们跟孩子说一些我们都不信的话,怎么指望孩子真诚?如果我们给孩子提出要求而自己却不愿去做,怎么指望孩子言行一致?一个冷漠的家长,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温暖的孩子?所以我曾对一些家长说:“你要孩子善良,你善良吗?你要孩子正直,你正直吗?你要孩子阳光,你阳光吗?你要孩子坚强,你坚强吗?你要孩子有毅力,你有毅力吗?……”所谓“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有的,你先得拥有。要让孩子有一颗温暖他人的心,父母就应该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的人。


社会:营造充满善意和温暖的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一言一行熏陶感染身边的孩子】


现在许多人喜欢用“大环境如此,我有什么办法”来原谅自己的冷漠与自私。但问题是,“大环境”也好“社会”也罢,都不是抽象的,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中“利”和“害”的微元素。这就要说到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给人的感觉总好像无所不包,而实际上又“很空”。所以“社会教育”变成了最大的“锅”,人人都可以甩这个“锅”。但是,社会教育其实并不抽象,它很具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教育的主体。


我曾写过一篇《“社会教育”是什么?它在哪里?》的文章,这里请允许我“剽窃”一下自己的作品——所谓“社会教育”,其实是存在于各种社会现象中,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人身上,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言行之中。社会教育不是孤立静止、豪华气派的场馆设施,也不是空洞抽象、美观醒目的标语口号,而是孩子眼中每一个人自然而然的言谈举止——飞机着陆时,我们走出机舱,面对笑盈盈的空姐向我们说“再见”,我们是视而不见地走过,还是微微点头回礼?这对我们身后的孩子,就是一种社会教育。等候地铁时,我们是按地面路标站在地铁门的两旁,还是站在中间?地铁车门打开时,我们是先等下车的人出来,还是不顾一切地直接往上挤?这对跟着大人乘坐地铁的孩子,就是一种社会教育。在小区电梯里,面对满厢的邻居,是互相漠视还是彼此微笑点头?这对同样挤在电梯里的孩子,就是一种社会教育……


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教育往往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真实也最自然地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举几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有一天,我在街边一家面馆吃面,当我伸长手去拿筷子的时候,坐在我旁边更靠近筷笼的一位姑娘抽出一双筷子递给我。有一次乘坐飞机,我正吃力地托着箱子往行李架上放,后面一个小伙子伸出手臂接过箱子放了上去。有一次,我骑自行车时,后架上夹的一摞书掉在地上,我赶紧停下车准备回去捡,可一位少年已经弯腰捡起给我送来了。还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病,正在诊断室外等候喊号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我马上赶去开会,这时排在我前面的大妈已经被叫号了,但她突然转身对我说:“你先进去吧!”……


上述细节都发生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特别富有暖意。如果我们的孩子生活、浸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很难成为一个冷漠的人。所以,在公共场合,无论何时,无论何人,只要有人向我求助,我一定满怀真诚地、热情地、尽我所能地提供帮助。因为我知道,我就是“社会教育”。此刻,有可能我的身边或不远处正站着一个孩子,他正在接受“社会教育”。


一个社会的温度是由我们身边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汇聚而成。我们心中的“中国梦”,我们正在一步步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所当然地包括这样的温暖社会。对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7213.

本文作者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4期文章回顾  



张东娇丨从学校图书馆说起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4期 · 探索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中小学管理》订阅GO

在线购刊请点击↑↑↑

欢迎订阅 共同成长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

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