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背后 | 一篇网络首发文章的诞生

广东知网 2020-02-12


 导语

4月20日,小编发布了一篇题为《以学术视角,致敬巴黎圣母院》的文章,提及《城市规划》于巴黎圣母院遇火40小时内,以网络首发形式出版了全网第一篇相关学术论文《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与城市的可听性——致“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三十周年”》。目前,此篇论文在知网下载量已逾百次,相关公众号发布及转载的浏览量累计超万次,受到学术界、期刊界广泛关注。


该论文选题贴近时事热点,视角新颖,打破了传统出版流程的桎梏,利用新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实现了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是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示范,更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升级方向。


为此,小编专程前往《城市规划》进行采访,全面还原论文首发过程,深入挖掘论文背后故事,希望通过本次分享,为科技期刊在网络首发、新媒体运营方面提供新办刊思路,共同推动学术期刊更好传播与发展。

  设置稿件绿色通道

  突破传统流程限制


目前,这篇论文在知网的下载量和相关推文的阅读量都比较可观,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当时贵刊是如何想到要发布与巴黎圣母院相关的学术论文呢?

一直以来,我们期刊的选题策划紧跟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聚焦行业内重大成果,同时也会密切关注社会热点,把握出版时机,找准符合期刊自身定位的切入点。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具有代表意义的哥特式建筑,火灾的发生令所有人感到痛心。我们期刊也非常关注事件进展,考虑到它属于城市问题,专业的敏感性使得我们认为有必要找到合适角度来发布一些观点或论文,故第一时间对稿库内的论文进行梳理,也确实有所收获。



决定发布巴黎圣母院相关论文后,又是如何选中这篇论文的呢?当时这篇论文处于哪个审稿环节?

我们在对稿件库的论文进行梳理时,查到了华晨教授撰写的这篇稿件,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当时,这篇论文已处于终审阶段,执行主编石楠从职业敏感性和对稿件的熟悉度出发,认为这篇论文视角独特,以城市生活随笔的方式,展示了城市规划的另一个侧面,并批示对这篇论文要特殊处理,要用最快的方式将论文出版发布。



从立意到选定稿件,再到正式出版,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40小时之内,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发布,突破了哪些困难?

正常情况下,我们对稿件的处理有规范化的编辑出版流程,不能随意调整,但对特殊情况,设有稿件绿色通道,以应对突发事件发生。

华晨教授这篇论文就属于特事特办,杂志以最快时间进行终审意见汇总,确定录用后,我们第一时间与作者本人联系,做好论文发布的授权工作,告知论文将以网络首发形式进行发表。征得作者同意之后,我们对论文内容进行了开会研究,对论文进行了一些编辑工作,使得论文整体格式规范,结构完整。鉴于发表时间考虑,最终以录用定稿的形式直接发布。于是,我们对论文进行单篇排版,上传至知网网络首发平台,知网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审核,于4月17日下午实现了在线发布。


要确保学术的严谨性,也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刚才提到稿件绿色通道,很多学术期刊也有类似的操作,比如重点文章会安排提前刊印,贵刊在针对纸刊出版和网络首发时,对绿色通道的利用是不是有所区别?

是的。我们对论文学术价值认定和同行评议等方面都很严谨,以往稿件处理时间比较长。之前针对特殊文章,我们也会调整刊发期数。但网络首发支持以录用定稿形式发布,且不受限于纸质出版时间,出版速度比纸刊的绿色通道要更快一些,而传播效果也会更显著一些。

当然,开展新型数字出版如继续沿用传统出版流程是会存在些问题。期刊要在内部管理和出版流程上实现一些突破,顺应趋势作出改变。


找准定位,做好品牌延续性


我们发现《城市规划》官微上也同步发布了这篇论文,阅读量也很大,能否分享下期刊在新媒体运营方面的一些心得?

我们从2013年开始进行全媒体运营,通过微博、微信、APP等不同媒介手段进行期刊推广。在新媒体方面的运作机制是扁平化的,要求就是快、准、有深度。作为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应该具备敏感性话题与专业相结合,注重维护专业内的受众人群,选择具有收藏价值的学术资源,保证稿件资源原创性。同时,要树立期刊的品牌意识,例如在新媒体页面设计方面,要求基调有设计感,有自己专属排版风格,让读者一看就能想到这是来自于《城市规划》的文章,实现期刊品牌的延续性。


采访结束,感触良多。《城市规划》对内容的用心,对学术的尊重,令小编印象深刻。希望《城市规划》利用新媒体和新型出版模式来进行知识分享的这些努力,能为更多优秀的学术期刊提供新的办刊思路,共同为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而奋斗。



来源:CNKI科技分社



如果觉得不错,请点好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