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杀富济贫”,令翻译左右为难

文刀 外宣微记 2022-05-09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最近,“共同富裕(common prosperity)”一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8月26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一场重量级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回应外界关切,特地讲了这样一番话:


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不搞“杀富济贫”。(参见


“杀富济贫”这个词讲得很重,很抓眼,立时成了外媒报道的重点,当然也是我们对外传播的重点。


按理说,这个词并不难翻译。外媒普遍将其译为:(Common prosperity does not mean “killing the rich to help the poor.”


中文加了引号,英文也加上引号。


央媒对外宣介时明显进行了语气弱化,不用“kill”,改用“rob”,即“劫富济贫”。英文里的“Robin Hood”,意思也是“劫富济贫(robbing the rich to aid the poor)”。


在文刀君看来,翻译算不上难点,但不管如何处理,都令国际传播工作者左右为难。


如果说“kill”听上去太极端,那么暴力色彩亦很重的“rob”听上去也很刺耳。不管是“杀富”还是“劫富”,都与现代市场经济相悖,更加与法治社会充分保护合法财产的精神相悖。


有资深外媒记者说,官方似乎意识到,围绕“共同富裕”这个概念,在“信息传递上出现了一点问题(a bit of messaging problem)”。


正是意识到国内外已经对“共同富裕”这一并不算新鲜的概念产生了重大误读,官方才会在发布会上苦口婆心地解释一句:不搞“杀富济贫”。这多少有点无奈。


也正因这一点“messaging problem”,让“到底用‘kill’还是‘rob’来翻译‘杀富济贫’更好”这一翻译讨论显得有些多余,甚至有些苍白无力。


以中国今天的国际影响力和关注度,国内任何重大概念的提出、阐释与宣介,都不得不全盘考虑,统筹内外,做好充分的预判,不但要防止国内误读,也要防止国外误读。


很多时候,一旦出现三分“信息传递问题”,可能需要下七分气力去弥补。让翻译左右为难终归是小事,而加重外界对华刻板印象,令国际形象受损,那就是大事了。



戏说中外

塔利班如何搞宣传?

外宣微记 戏说中外有用,有趣,有态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