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分子的命运,常常也预示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原文是“Knowledge is power”。power意为“力量、权力”,因此培根这句话有另一层含义,即“知识就是权力”。

在传统观点看来,知识和权力是两回事,知识是纯粹的,为真理而献身的,独立于权力的。


但是,福柯认为,知识和权力是一体两面,权力的目标是用惩罚控制身体,也用规训控制知识。知识本身蕴含着权力,也在重构着人的主体,抗议和反抗权力的蔓延。


索尔仁尼琴甚至说:“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好像拥有了另一个政府。”


由此,掌握知识的知识分子们,也就自然地站在了抵抗权力的最前沿。这也给他们带来了飘忽不定的命运。


对于我们来说,尤其要关注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他们是两千年来中国文化脉络的传承者,不理解他们,也就无法找回这个民族的文化根源;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勇于改变、最有世界意识、最能开风气之先的群体,对他们所看到、所呼喊的东西的视而不见,会让整个社会变成瞎子、聋子。


作为走在大众前面的人,他们的命运,常常也预示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仿佛是一个社会晴雨表,他们的苦难往往预示着,整个社会距离灾难就不远了。

因此,关心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关心。而与我们最息息相关、影响也最巨大的一代知识分子,几乎都来自上个世纪。虽然书写他们命运的书不少,但优秀的作品却屈指可数。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知识分子命运五书”。这套书写尽从民国到抗战、从50年代初到改革开放之间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命运变迁——


-1-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一位“右派”的心路历程


作者邵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14岁时,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新中国成立后,他对社会主义满怀热情,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
1958年,风云突变,邵先生被开除党籍,撤职降薪,下放劳动,他自称“死在1958”。讽刺的是,两年后,借特赦战犯之机,他被允许回到北京,在原单位北京电台工作。
本书记述的便是1960-1965年,大革命爆发前,作者短暂的宁静生活。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自身生活的回忆,也可以看到大时代的变化,如“三年自然灾害”后的文艺界。1961年,邵先生初为人父,发自内心深处的巨大喜悦涌到心头。他抱着孩子,天生的父爱战胜了宏大的革命理想。高尔基等作家的伟岸形象和革命的崇高信念,就此在心中一点点崩塌......
聂绀弩曾说:“哀莫大于心不死”。邵先生心死了二十多年,然而,1979后,他还是对这个国家抱有一丝希望,不过,年近耄耋,呈现更多的,是反思的力量。
本书是邵先生的经典之作,自2014年出版,已绝版多年。如今再次出版,非常值得珍藏。



-2-
《燃灯者》
为思想找寻薪火相传者


在《燃灯者》一书中,本文作者——“半文盲的小青工”的赵越胜,在那个极端年代,偶遇了中国伦理学泰斗周辅成先生,被他启蒙、唤醒,并点亮了一生。


身处时代转型的激流的他,如饥似渴地从周辅成先生介绍的苏格拉底、莎士比亚、康德等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中,汲取无穷的智慧,走出蒙昧。这段被点亮的经历,被赵越胜写成了一部感人至深的书——《燃灯者》。


赵越胜笔下的周辅成先生,不仅是中国伦理学泰斗,而且是一位布衣中的贵族、凡人里的大师。周先生的智慧、寂寞、笃定,连同他与时代肝胆相照之时的呐喊,昭示出的乃是黑暗中的光亮,寒夜里的暖意。


这代知识人高迈的风骨、超拔的心性,已为现世所遗忘、权贵所鄙薄,却在问道、求善者心中长存。赵越胜为燃灯者立传,为思想找寻薪火相传者,也为这个价值与情操全面失守的世界留下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为众人燃灯者,不应让其沉寂于暗夜。我们如何致敬燃灯者,其实也就决定了如何选择未来的方向。读本书,读六七十年代疯狂岁月下坚韧的人性,以及守望普适价值的哲人思考。



-3-
《失落的一代》
厘清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由于“史料不易还原”等原因,市面上一直欠缺一部真正全方位、多角度还原“上山下乡运动”的作品。


这本《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1968-1980》史料最真、分析极全,是法国汉学权威“知青学研究第一人”潘鸣啸的30年大成之作。

本书最大的特点即为真实。书中收集了大量知青们不愿讲的一手访谈;市面鲜见的一些海外学者的抽样调查;散落各地、甚至尘封的大陆文档,还专门研究了中国台湾杂志中所有相关文章,最终获得一种纵观视角。


书中,不仅囊括了不同目标人群对该运动的评价,更从经济、人口、政治、意识形态等维度厘清了这场运动的动机、手法,以及运动前后的种种印记,堪称史料最充分、论述最广泛、分析最深入的权威之作。


曾有读者说,本书虽然足够权威,却绝非为运动盖棺定论,如非要找出作者记下了什么不容置疑的东西,那就是一代付出了最大热情的国人,被失落了的记忆。


如何看待历史,关系着当下的选择。尤其在“知青精神”一再被提及、被宣扬的今天,吸取历史的教训,我们无疑需要更全面地找回这段记忆、更透彻地理解其全貌.....因种种原因,本书多渠道停售,先知书店也曾一度断货,收藏要趁早。



-4-
陈徒手作品签名版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研究


陈徒手说,“知识分子有个天职,就是说话,不论用嘴还是用笔,若一声不吭,是失职;若作假,是渎职。”


陈徒手就像一个知识界的“盗墓者”,他从档案馆抄档案,一抄就是十余年,他手抄了几十万字档案,从中挖掘出真相展现给世人看。这些档案,有的人恨不得永远埋起来。
 
挖出来的值钱货攒了好几年,放进《故国人民有所思》和《人有病,天知否》这两部作品中。《人有病,天知否》用到的档案材料不及他抄录总数的一半,绝大部分信息是首次公布。
这两本书写新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运动”当中的种种难堪,讲述11位大学教授“思想改造”的过程。最终的结果就是,在那个荒诞的时代,不再有干净的人。

陈老师根据几十年积累的资料所写出来的著作还有好几本,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能出版的就这两本,能与读者见面,已属不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本书目前皆有签名版,更增加了一份收藏价值。


-5-
《南渡北归》签名版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作者岳南在《南渡北归》里说道: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民国时代,有一群风骨绝尘的大先生,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珍贵有余,他们的逝去,是整个时代的遗憾。

这是一部再现整个20世纪中国命运的史诗巨著。书中讲述了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历史分野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决策,及其走上不同的道路之后,各自命运的遭遇和剧变。

曾经留下的,梦想被击得粉碎。曾经离去的,眼望故土,无能为力,满怀心酸。

在这本书里,岳南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任总曾言:我读《南渡北归》时,欲哭无泪。当“南渡残生梦烛多“和“北归残梦终成空“时,历史还原了真相。

这样的《南渡北归》毫无删减,实属不易,且含作者签名,更加值得珍藏。

······

这份书单,书写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壮举与悲歌,他们曾经是时代的弄潮儿,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时整个社会的舆论,后来,却纷纷陨落,被遗忘在历史的边缘。读者可以从书中看到一代知识分子的真实苦难,可以看到他们坚强和脆弱的不同侧面,也可以看到一个社会在理性与狂热之间的命运转变。

对于知识分子们来说,可怕的不是被权力边缘化,可怕的是被权力“收编”之后再被“边缘化”。那个过程,往往是残酷而剧烈的,伴随着对人的尊严的剥夺,伴随着泯灭人性的灾难。

对近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其实也是对我们所处社会的结构和制度的一种思考。反思苦难,才能对得起所受的苦难,才能在未来避免重蹈覆辙。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知识分子命运五书”,从知识分子的经历中,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签名好书、独家好书):



▍延伸阅读

许倬云: 为什么今天只有专家而罕有知识分子?

他是皇帝新装里的坏孩子,当代知识分子最后的传奇

金雁:我的老师赵俪生

德军三统帅回忆录:提升宏观战略思维的三本必读书

胡适:教师的模范

人类的一切政治困境,都逃不出这四个难题

伯林思想的核心特质:无问东西的“人文主义”

诺奖思想家罗素献给毛泽东的智慧经典

签名好书 | 在“八卦”中,寻找科学与生命的奥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文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