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 | 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0期顺利举行













2023年9月28日中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0期顺利举行。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博士后肖鹏老师分享文章《给付型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时延安教授、张婷婷老师出席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3级刑法学博士生于嘉仪同学担任主持人。

1

肖鹏老师首先梳理了关于不当得利和财产犯罪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基于此认为,不当得利和财产犯罪之间的交叉关系,并不是因为民法和刑法是两套独立运行的体系,而是因为不当得利的成因非常复杂,难以一概而论,因而有必要针对不当得利的具体成因展开类型化的研究,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给付型不当得利和侵占罪关系的一般原理,并运用该一般原理阐述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案。

2

在评议环节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级刑法学博士生石雄同学对肖鹏老师的主讲内容和论证逻辑表示钦佩,同时对受领给付型不当得利拒不退还构成侵占罪的例外情形的分类依据提出疑问,并对论文在脚注和论证逻辑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专业博士后包丁裕睿老师首先对肖鹏老师展示的学科交叉方法表示了钦佩和支持,并从三个角度描述了自己的感想:第一,民法制度中的类型化往往具有特定目标,这种类型化可能会对刑法产生意料之外的体系效应,刑法在讨论时需要谨慎;第二,民法中对“可归责性”的判断和刑法中对“可归责性”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这与两个部门法所要保护的法益紧密联系;第三,民法学界对不当得利制度的类型化存有较大争议,刑法参考民法学研究时应更多关注民法学讨论的实质论证要素,从而化繁为简。

3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多位同学对此次主讲的内容进行提问,涉及民刑在实体和程序方面的衔接等问题,气氛十分热烈,肖鹏老师也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回应。

4

在点评环节中,时延安老师指出,对于刑民交叉,需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刑法的话语体系中反映民法的相关知识,民法上的相关判断对于刑法上的违法性判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需要准确把握民法上的相关类型化思考的意义。二是在做跨学科研究时,应当在合理程度上考虑其他学科的知识,完全不考虑或者考虑过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均存在各自的弊端。最后,时延安老师对参加沙龙的民法同学表示欢迎,并希望今后不同学科的同学之间可以加强交流,保持良性互动。
















往期推荐:

新闻 | 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6期顺利举行

新闻 | 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5期顺利举行

新闻|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4期顺利举行

新闻|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3期顺利举行

新闻|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2期顺利举行

新闻|知刑博士生学术沙龙第1期顺利举行


‍编辑:刘亚飞
审校:罗鸿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