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冒名顶替,伤的是国本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2-05-21

2020

06.29

星期一





最近,我读到罗培新教授的文章《冒名顶替的罪与罚:教育公平是底线公平,什么价值都应该让路》,罗教授在文中呼吁对陈春秀事件、苟晶事件中的涉事人员重罚,他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盗人钱财尚且入刑,何况盗人身份,偷取人生?


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讨论冒名顶替,说明为什么我支持罗教授的主张,为什么应该彻查陈春秀、苟晶事件,重罚涉事人员。





作为政治机制的教育




我上学的时候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一直很不理解一个问题:《理想国》总共十卷,第一卷讨论“正义”,从第二卷开始,到第七卷,每一卷都包含大量篇幅讨论“教育”,其中三卷更是直接以教育为题。


我很奇怪:一本主要讨论政治学的传世经典,怎么好像全在讲上学问题?
教育和政治有那么强的相关性吗?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许多年,慢慢才琢磨出一点门道出来。


研究生一年级,《北大法律评论》搞了一个学生书评比赛,我趁机把自己的思考总结成文章,投过去,发表在官网上。


我评论的是朱苏力先生的《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那几年网上流传着朱苏力先生的开学及毕业致辞,有思想,有温度,许多人赞叹。



我书评的主旨是,长期以来各种有关政治学、政体的讨论,都把视线集中在统治者的合法性、选拔程序的合理性上,这可能使我们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合格的公民


任何一种社会都需要合格的公民,谁也不能低估普通人的力量,但也不能高估。


政治两个要素,领导人和公民,他们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在我看来,朱苏力先生的致辞,其实是一种“公民教育”,希望学生学会做合格的“社会人”、“政治人”


不要轻视这种教育,这十年来的历史发展,应该已经让人看到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拿当下的美国(谁叫美国一直是我们学习和追赶的目标)举例,当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红脖子们挟着民粹主义的飓风将川普拱上高位,不合格的公民加上不合格的政治家,灾难一个接一个来临。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讨论的是高考冒名顶替事件,之所以从教育的政治机能开始说起,是因为我想强调一个观点:


古往今来,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命运,它也兼具重要的政治使命,是一个政治命题,关乎国运。


为什么我们不能轻忽对陈春秀和苟晶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因为这就是国家大事。





高考原本是社会的舒压阀




具体来说,教育里高考的作用,更应该获得足够重视。


在我们这个社会,教育是政治问题,不仅体现在它对公民的培养上,还体现在它是弥合社会矛盾、促进阶层流动的舒压阀。


高考就是那个主要的阀门。它是社会中下层人士改变命运最容易、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从这个角度讲,高考关乎的不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个个“家庭”。




我不需要再多讲,任何人只要去看看各地高中教室里亮到深夜的电灯、眼袋深重的学生、神情紧张的老师和放弃工作陪读的家长,就知道高考里寄托了多少中国家庭的深切希望。


我至今记得我自己高考前,校长在动员大会上反复强调的一句口号:“高考多考一分,人生大不相同。


可能对一些家境优渥的孩子,这句话有夸张之嫌。但对绝大多数像我这样出身城镇普通家庭的人来说,这句话说的是我们的信仰


如果有什么看得见、摸得着、又能信任的上升途径,那就是高考。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恢复高考的四十年。狂飙突进的岁月里,中国人的日子在变好。可是也不能忘了,在激荡的年代,观念的冲突更加剧烈——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国内和国外。大部分中国人的日子是在变好,但大部分中国人同时也觉得,还不够好


用官方的话说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处在一个格外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阶层固化,正以难以想象的力度冲击我们的观念和情绪,一点点火星,就可能燃烧起不满的滔天大火。



原本我们至少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再不满,我们还有高考,还有舒压阀——至少人人都有相对公平的改命机会。四十年来,成功的例子也并不稀少。


可是如今,我们忽然听说,十年寒窗苦读,有可能前脚刚参加完考试,后脚就不明不白被人给替换了。想想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舒压阀不再舒压了,它堵住了气体流动,制造了紧张的高压。



我们关心冒名顶替事件,不仅仅是关心陈春秀、苟晶,也是关心我们自己,关心我们孩子的命运。


陈春秀、苟晶、王丽丽、罗彩霞,这不仅仅是她们的不幸,每个人都能从她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高考冒名顶替,戳痛的是所有普通人家对未来的憧憬。





高考制度的补丁




高考制度本身已经存在许多问题、许多不公平了,所以才要一直给它打补丁。


比如,为了保证最基本的相对公平,高考的考核方式一直比较死板僵化,许多偏才无法发挥所长,于是,有了保送制度


可保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客观上也增加了暗箱操作的几率,带来了新的不公平。


2020年,教育部取消了自主招生,改而推行更注重基础学科的“强基计划”。



同样是给高考制度打补丁的还有高校的专项计划,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有针对性地给贫困地区的优秀学子加分。


显然,“自强计划”是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办学水平不平衡的情况、为了给寒门学子一个机会而推出的。

还有其他补丁,总的来说这些补丁都旨在补足高考制度的政治机能,保证实质公平,促进流动,缓和矛盾,安抚人心。


可就在打补丁极力修复高考制度的时候,偏偏有一群人,干起了冒名顶替的勾当。


根据媒体的报道,还不是一桩两桩,而是持续十几年的老大难问题,呈现出地域性、规模化的倾向。



有地方干部坑害老实巴交的农家子弟。有“优秀老师”坑害自己的学生。还有人把冒名顶替干成了中介式的“产业”。


这些人,他们顶风作案,撕的不单是教育的补丁,更是社会的伤口。他们毁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高昂的成本




我研究生学的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看作“快乐”和“痛苦”,进而研究“快乐”和“痛苦”的计算问题。


这种学说有时显得过于理想化,但它有一个基本原理大致是正确的:


在计算一单位的快乐与同样一单位的痛苦时,痛苦带给人的感受永远更深刻、更持久。


这符合普通人的日常感受。


一个陈春秀,牵引多少人的心?这背后是多少人的同情、失望与怀疑?


一个苟晶,又是多少人的错愕、担忧与愤怒?


得做多少工作去弥合这两道伤口?得用多少好人好事去抵消这两件事的恶劣影响(可能永远无法抵消)


得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挽回人们的信任?





伤的是国本




原本是选拔人才,最后上去的是冒名顶替的骗子。


原来是想弥合社会矛盾,最后激起的是全民愤怒。


原本是为国家培育合格的公民,最后在一代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埋下怀疑的种子。


试想有一天,农村的孩子发现高考改变不了命运,只能心怀怨气地生活;


大学里的冒名顶替者完成不了学业,白白浪费教育资源;


优秀的学生对国内选拔制度失望,纷纷选择留学;


家长们则对教育制度失去信任,进而看不到家庭的未来。


到那时,我们的公民群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国家会走向何方?


所以,一点也不夸张地说,高考冒名顶替,看上去是教育问题,实际上是政治问题,看上去伤的是陈春秀、苟晶这样的个体,实际上最后伤的,是国本。



对相关的涉事人员,难道不应该从严惩处吗?


我昨天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公众号上读到一篇文章,《清朝如何惩治科考舞弊者》,里面提到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年间的几场舞弊大案,相关涉事人员被判斩首、绞刑乃至腰斩。


封建王朝尚且知道教育是国家根本,要用重典。我以为,新时代的新中国更应该严肃处理,不能糊弄过去。


回头看最近几起社会热点事件。


陈春秀事件中一开始拒绝受害者重新入学请求的山东理工。


苟晶的班主任和“动员”她删帖的一些人。


施压的筹码,居然是苟晶亲友孩子的中考——仍然在打教育的主意,只能说明有些人渣是没有底线的。


或者放宽一点范围,缪可馨事件中一边嘴上客气一边手上不客气的袁老师。


缪可馨妈妈晒出的老师收红包记录


这些老师,这些学校,这些地方上有一点权势就为非作歹的人,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作所为的严重性。


怎么能这样玷污普通人的希望?怎么能这样搞坏教育,摧毁公众对教育的信心?怎么能这样培育社会的公民?


我想再强调一遍本文的主旨——


搞烂教育,是会动摇国本的!


对陈春秀事件和苟晶事件中的涉事人员,难道不应该严查、严惩吗?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

1.缪可馨、中产阶级的父母和家庭教育

2.川建国同志暴露了,这次是英国人告的密

3.1968 vs 2020:美国当代史的至暗时刻

4.简单谈谈孟晚舟案的判决书

5.中国人到底有没有钱?

6.山东理工的愚蠢

7.我们是Q,是神的孩子,是美利坚最后的盾牌

8.美国乱局延烧的今天,重看漫威《黑豹》,你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吗?

9.就怕流氓有文化:从鲍毓明到王振华

10.从梁艳萍老师看文艺青年的原罪

11.《今日印度》:边境冲突主要是面子问题


·庆·祝·无·意·义·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