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东研究 | 丁隆接受《南方日报》采访,谈哈马斯领导人遇刺后中东局势走向



 哈马斯高层遇害 中东将掀更大风暴?



哈马斯多名高官接连遭袭身亡,伊朗最高领袖誓言“复仇”,以色列称已做好“充分准备”……短短一周时间,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再度降至“冰点”,中东地区局势令人揪心。
当地时间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暗杀身亡。伊朗方面随后誓言“报复”,并将目标指向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表示,以色列已做好“充分准备”。
伊朗和以色列向来势同水火,暗杀事件发生后,两国关系已然呈剑拔弩张态势。正面直接冲突最终会否发生?中东地区形势是否正在向更为混乱的方向迈进?

风云突变

哈马斯高官遭“定点清除”

以色列“改变策略”?

当地时间8月1日,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故领导人哈尼亚的悼念仪式。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和巴勒斯坦民兵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仪式。哈尼亚的遗体随后被运往卡塔尔首都多哈安葬。
1962年,哈尼亚出生于加沙地带的一座难民营中。他在加沙伊斯兰大学就读期间加入哈马斯,深受已故哈马斯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器重。2006年,哈尼亚曾在哈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成立的巴勒斯坦民族联合政府中担任总理,但由于哈马斯与法塔赫矛盾升级,联合政府被解散,哈尼亚被迫下野。随后,哈尼亚在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执政,并于2017年当选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
7月31日,哈尼亚在德黑兰遭到暗杀。哈马斯方面称,暗杀事件系以色列所为,是“懦弱行为”。以色列未公开承认制造这起暗杀。但一些中东国家官员称,以色列情报官员在暗杀事件发生后立刻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通报了行动细节。而在暗杀发生当天,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对外界声称,美方事先对暗杀不知情。
哈尼亚遭暗杀事件发生仅一天后,以色列军方8月1日发表声明,确认7月13日在加沙地带炸死哈马斯军事部门首领穆罕默德·戴夫。今年1月,以色列还用无人机向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处哈马斯办公室发射导弹,导致哈马斯“二号人物”萨利赫·阿鲁里死亡。
接连发生的这几起暗杀事件在中东地区引发震动。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孙德刚介绍,哈尼亚在哈马斯和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拥有较高威望,他遭到暗杀对哈马斯而言是一次很大的打击。
孙德刚表示,哈马斯内部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负责作战事务,例如指挥武装部队“卡桑旅”;另一派负责政治事务,哈尼亚则是该派代表人物。哈尼亚是一名持相对温和、平衡立场的哈马斯领导人,他被认为与去年10月7日哈马斯针对以色列发动的突然袭击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负责与以色列进行桌面谈判。
“在与以色列谈判时,哈尼亚往往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有理有节的斗争,手法老练。他不仅在哈马斯内部呼声很高,在阿拉伯世界也获得广泛支持。”孙德刚说。
孙德刚指出,哈尼亚等多名哈马斯高官近期遭袭身亡,证明针对哈马斯的打击进一步扩大化,即不仅仅局限于对哈马斯下属武装力量的打击,也要对哈马斯的文官领导人物进行“定点清除”。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指出,以色列对哈马斯高官的袭击,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以军在正面战场对哈马斯的打击行动效果不理想。“以色列或正尝试改变策略,通过对哈马斯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实施‘斩首行动’,来削弱哈马斯的组织和指挥能力。”

影响几何?

伊朗“报复”在所难免

加沙停火谈判恐陷僵局

巴勒斯坦方面与以色列围绕加沙地带停火及释放被扣押人员的相关谈判已持续数月,但至今未取得切实进展。随着哈马斯多名高层遇袭,恐令加沙停火谈判陷入僵局。受访专家均表示,哈马斯未来有很大概率对以色列展开报复式袭击。这也意味着,在卡塔尔和埃及斡旋下,曾一度取得进展的以色列和哈马斯“人质换停火”谈判将面临僵局,哈马斯对谈判的兴趣也将大幅下降。
此外,伊朗方面对此次暗杀事件的反应,受到多方关注。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月31日表示,伊朗有责任为哈尼亚的死“复仇”。据3名伊朗匿名官员透露,哈梅内伊已下令直接打击以色列。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8月1日在出席哈尼亚的悼念仪式时也表示,伊朗将作出强烈回应,袭击制造者将付出沉重代价。
伊朗为何对哈尼亚之死作出强烈反应?分析指出,伊朗在此次事件中名誉极大受损。
哈尼亚遭暗杀前,刚刚在德黑兰参加了伊朗新任总统的就职仪式。对于袭击哈尼亚的手段,目前存在多种说法:有报道称,哈尼亚是遭空袭身亡;也有报道称,哈尼亚是因远程引爆的爆炸装置身亡,该装置大约2个月前就被藏在哈尼亚在德黑兰居住的宾馆中。
丁隆指出,无论哪一种猜测为真,都能证明以色列的行动不只是要打击哈马斯,也是要羞辱伊朗。
近年来,中东地区形成了以伊朗为核心,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为主要成员的“抵抗之弧”,其主要目标就是打击以色列。丁隆指出,针对哈尼亚的暗杀不仅打击了哈马斯,也对“抵抗之弧”的其他成员起到了震慑作用。此外,伊朗新总统刚一上任,首都德黑兰就发生暗杀事件,显然有“敲打”伊朗的意味。
孙德刚也表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伊朗虽并未同以色列发生直接、正面的冲突,但要求打击伊朗的声音在以色列内部持续存在。
对这起发生在本国首都的暗杀事件,伊朗方面将作何反应?
丁隆指出,尽管伊朗的“报复”在所难免,但其打击以色列的手段可能不会更新,即仍主要采用导弹和无人机打击以色列境内目标。
“可以肯定的是,伊朗‘报复’以色列的规模和力度,将比此前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领事馆时更大。”丁隆说。
孙德刚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伊朗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大对代理人的支持,利用阿拉伯世界中的反以色列力量,给以色列制造更多麻烦;同时,也不排除伊朗与以色列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

拉长战线?

美大选乱象影响外溢

以方欲“捆绑”美国围堵伊朗

此次暗杀事件发生后,中东局势将如何变化?
受访专家指出,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将上升为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
孙德刚表示,此次袭击事件发生前,哈马斯等14个巴勒斯坦政治派别刚刚完成内部和解,这给建立巴勒斯坦联合政府带来了希望。哈尼亚在巴勒斯坦内部呼声很高,若联合政府能够组建,他很有可能成为领导人物。他死后,不仅哈马斯内部将充满不确定性,未来哈马斯与法塔赫的和解进程、组建巴勒斯坦联合政府的进程都会变得扑朔迷离。
丁隆表示,暗杀事件发生后,新上任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面临颇为尴尬的处境。
“佩泽希齐扬持温和派立场,舆论普遍猜测他上任后的首要目标是缓和伊朗和美国的关系,重启伊核谈判。然而,以色列通过暗杀行动,直接把伊朗同西方缓和关系的道路‘封死’了。”丁隆说。
丁隆进一步表示,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这番操作不仅意在“围堵”伊朗,还有意将美国更深地拖入中东地区的“战争泥潭”中。
此前,内塔尼亚胡刚刚赴美访问。他7月24日在美国国会演讲时呼吁,将美国与以色列“绑在一起”,共同打造一个类似北约的军事联盟,以应对来自伊朗的威胁。
丁隆对此表示,以色列一直将伊朗视为最大的地区对手和安全威胁。以色列不会坐看伊朗和美国和解的机会出现,更不愿看到美国与伊朗存在达成某种交易的前景。
据报道,在伊朗发出誓言“报复”的表态后,美方正“严阵以待”,并考虑在中东部署更多防御措施,防止伊朗发动针对以色列甚至美国军队的袭击。
丁隆进一步指出,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即将来临,近期发生的种种大选乱象,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以色列实现其目标提供了空间,“以色列势必不惜代价将中东地区的战争拖延下去,直到美国大选公布结果”。

受访者 | 丁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出处 | 《南方日报》,2024年8月3日第7版。


本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排版 | 郑亚欣
审核 | 毛咏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