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同门师妹赵琳琳女士

秦策 望峰法学 2022-10-02

望峻岭秀壑,品法学之美!  



纪念同门师妹赵琳琳女士



秦 策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教授)



2022年5月14日下午,博士同学在群里忽然发布消息:琳琳早上在天津不幸去世。我非常惊愕,不敢相信。赶紧用微信给琳琳留言,后来又给她在西安的学生张斌博士微信询问,张博士的回应是一个简短的语音:“秦老师,我明天去天津。”

看来是真的,仍有些不甘心,去翻她的公众号“程序法大观”。最近的一篇在1月21日,其后再无更新。漫无目的地向前翻页,却翻到了2020年2月2日她为武汉疫情加油的视频。

2020年她为武汉疫情加油, 又记得2021年南京疫情时我正在南京,她还给我发来问候。而今2022年的上海,我身处疫情的围城,却再也不会有她的问候,从此天人永隔。只觉世事无常,恍如梦幻一般,不由得悲从中来。

我与琳琳相识在2005年,那时我们一起考入著名法学家陈光中先生门下。初见她,一副乖乖女的模样,显得有些腼腆。她是应届生,而我当时已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多年,与她年岁相差不少,感觉我们之间该是有点代沟的。不过琳琳脾气好,还没说话,便开始咪着眼睛笑,所以倒也没有什么距离感。

我是在职读书,只有一年脱产学习期。在这一年中,我跟她除了上课学习之外,还一起跟着导师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去广州和东莞调研,彼此之间也增加了不少了解。琳琳做事认真、细致、踏实。她本科、硕士都是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一直是学霸范儿,功底扎实,才气过人。毕业那年,她和导师就在国内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合作发表了《国家刑事赔偿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的论文。她的博士论文《刑事冤案问题研究》所研究的也正是理论界与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在陈先生的悉心指导下,琳琳和我都按期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临近毕业时,有一次我们聊了蛮长时间,当时她获得了澳门科技大学的工作机会,不过又有些纠结,要不要留在北京。我知道她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毕竟在北京学习了10年,这里有熟悉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有些舍不得。我也不知道怎么劝导她,就说虽然努力留在北京也是不错,但年轻时候能多跑些地方也不是坏事;更何况澳门也很有特色,是中西文化、制度的交汇融合之地,如果从事比较法研究倒是挺不错的一个所在。

博士毕业后琳琳选择去了澳门,之后几年的联系不是太多。不过有了微信之后,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又拉近了许多,才知道当年文静的乖乖女又有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那时她的微信名叫lamlam,我就好奇,这既不是汉语拼音又不是英文,就问她什么意思,她说这是澳门当地话“琳琳”的发音。这个接地气的名字让我觉得她在当地的融入度是相当不错的。确实,由于她在教学科研上的出色表现,很快就被评为副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深受学生爱戴;后来又兼任了澳门刑事法研究会副会长,濠江法律学社理事长,澳门法律工作者联合会理事;研究之余还给当地媒体《澳门日报》写写随笔文章。这么看,她在生活和事业上都已是如鱼得水,我不由得为她高兴。

在朋友圈里,琳琳的发布可谓色彩斑斓,大致围绕着两个主题:

一个是美食。她喜欢在群里发布各种自制美食的图片,后来我知道她把妈妈也带到珠海,美食都是妈妈的手艺。这哪是在秀美食,那是晒着妈妈的爱啊。有时她也会晒出各种精致的粤式餐点,琳琅满目的,满满的都是人间烟火气。行文至此,忽然想再看一眼那些五颜六色的发布,只是一切都已再难找寻。


另一个是旅行。经常看到她这天刚刚在某地参加学术研讨会,没几天又到了外地的名山大川。她去英国的剑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做过交流访问。在游学和工作之余,她应该是把国内各大城市、风景名胜都已经跑遍了。在她的微信发布之中,你能感受到那份无拘无束的自在感:背着旅行包,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她娴静的外表之下,其实有一颗青春驿动的心。

有一次她参加某澳门青年访问团到了南京,给我打了个电话,我说:“在哪?我请你吃饭”。她回答说:“不了,我已经去北京的路上了,就是跟你说一声。”后来我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召开一个国际研讨会,琳琳作为域外专家也在被邀之列,但我们也就是在会议上见了一面,然后匆匆别过。那时,真觉得她就是一个“飞人”,你不知道她下一站会去哪里,但你知道她一定在“飞”。

很多初见琳琳的人都觉得她话不多。其实在相熟的同学群里,她的话还是挺多的。在博士同学群里,她被昵称为“赵八妹”,我初以为她排行在八,但没找到前面的七个姐姐;后来才知道,原来“八妹”是爱八卦的妹妹的意思。不管哪种解释,她都被放在了“幺妹”的地位,一下子拥有了“童言无忌”的特权。在群里,要论说话多,她至少排在前三位。每次要有什么事情,她都是积极的发言者与参与者。

我跟琳琳直接交流不算多,但时不时地会关注或“骚扰”对方一下。例如,那时我搞了两个公众号,自己悄悄地发了一下,没想到她就敏感地觉察到了,马上发微信过来询问。有时,她会没头没脑地给我发一个链接,像是要考究一下我对时事的评论意见。有一次我因为忙其他事,就顺手点了两个赞,她立马发信过来“质询”:“不理解,赞啥”。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她微信名称变了,用了很长时间的“lamlam”改成了“芯·泰”。看到这个名称,直觉里觉得她可能有点好事儿。果然没过多久,她在博士群里头的闺蜜女友就发布消息:琳琳结婚了!然后群里就是一阵闹腾,大家都给她发小红包。琳琳结婚不算早,如今有了一个归宿,实现人生的圆满,真的为她高兴。“芯·泰”这个名字之中寓意了一种安详感,从此心有所依,她这是在准备着做一个贤妻良母啊!

2021年7月我从南京调到上海工作,给她发了微信,当时聊了好一会儿,说了说她在上海认识的人和知道的事。可是在2021年底之后,感觉她在朋友圈里微信发得少了,在博士群里发言也少了,当时也没怎么在意,想着她一定是在享受着美满幸福的新生活。但现在想来,她或许已经开始遭受病魔的侵扰了。

记得2017年琳琳邀我和几位内地学友去参加澳门科技大学的“十字门法律论坛”,她请我们吃葡餐,陪我们逛大三巴。那一次她也聊了不少,还说到在权威期刊上发文章不容易。我说这可是当下中国学人的普适烦恼,调侃她:你现在是权威的澳门法专家,何必为这个烦恼?说是调侃,却非虚言。琳琳这些年对澳门法的研究卓有成就,出版了《欧陆传统与本地意识:澳门刑事法改革研究》《澳门司法制度新论》等著作,其中《欧陆传统与本地意识:澳门刑事法改革研究》荣获了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除此之外,她有关澳门法制研究的小论文也发表了不少,在内地多有传播,所以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愿意请她去交流。

琳琳的文风朴实清澈,就像她的为人一样,不矫揉造作,也不故弄玄虚,我感觉是延续了老师的务实学风。或许还略欠火候,如果让时间延续,以她的才情和执着,相信一定会成为在澳门法研究和比较法领域独树一帜的顶级学者。

然而,一切的一切,包括美满家庭的憧憬,包括卓越成就的预期,就在这个春天戛然而止。天地不仁,让一位如此热爱生活的人过早的离开了人世。人至五十以后,心中不时会有一种怆然之感,那是每每看到周边的至亲长者像秋叶一样片片凋零所产生的哀伤,可当你看到正待盛开的花朵遽然凋落,正要长成的秀木遭遇无情摧残,又会有何等的锥心之痛和彻骨悲凉!

也许,只能也许,换一种角度看,琳琳这一生,也是幸福的。你看她总是淡然的样子,就知道,她过着一种自适而随性的生活。依我的认知,她在学术上并不算很拼,只是循天性而为,取得的成绩是水到渠成,而无半点勉强;她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子,所以赢得了那么多人的喜爱;她有母亲的疼爱,有在北京求学10年间收获的那么多师友之情;澳门13年,她潜心学术和从教,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过得也是多姿多彩。人生如此,亦复何求?

光阴的长廊已难以回转, 你向天堂走去;一身晴朗,留在梦田里,永不散场;

愿你在天堂自由徜徉,有钟爱的学术、美食和旅行相伴,自此再无遗憾。


成稿于琳琳师妹头七之日



文中内容相关照片,永远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2005年参加“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

左起:张曙、秦策、赵琳琳、张建伟、葛琳

2005年跟随导师赴广东调研

左起:葛琳、秦策、陈光中先生、张曙、赵琳琳



2008年博士论文答辩与导师合影

左起:赵琳琳、陈光中先生、秦策


2017年澳门街头

左起:宋志军、赵琳琳、秦策


2016年赵琳琳在剑桥大学


演讲中的赵琳琳


休闲时的赵琳琳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