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经严肃话“过年”

程裕祯 赵长征等 外研社国际汉语 2022-09-13

“年”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狰狞凶残的怪兽,每一年的最后一天都喜欢出来吃人。后来,有一个老人贴出红纸,点亮烛火,燃放鞭炮,就把“年”吓跑了。从此,人们都学习这个“打怪”老爷爷,于是形成了“过年”的风俗。

这是一则最常见的传说。但是,它相当不准确。如果说真的有过这个传说,它出现的时间也是非常晚的。因为火药在唐代才发明,真正的鞭炮在宋代才出现。


“年”是什么?

“年,(谷)孰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

(许慎《说文解字》)

“孰”,谷熟,指谷物成熟。“大有年”,指大丰收。

 

许慎说“年”字“从禾,千声”是错误的。根据出土的甲骨文、金文材料,早期“年”字的写法,上面是一个“禾”,下面是一个“人”。容庚《金文编》说:“年,从禾,从人,人亦声。《说文》非。”

 

简单来说,“年”本来是一个会意字,画的是一个人背负着成熟的禾谷庄稼。所以,“年”指的就是谷物成熟。


“年”是怎么来的?


“年”是个时间概念,它的产生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

 

古代人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个自然的生命周期,并按照月亮的圆缺规律创造了历法。以当时中原地区的生产条件,在这个自然周期中,谷物只能成熟一次,所以用 “年” 来给这个周期命名。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庄稼的收成是最大的事情。人们在旧年结束、新年开始的时候,都会表达对旧年的感念,对新年的祈盼,于是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这个习俗开始的时间是非常早的,可以上溯到几千年前,绝不是从哪个偶发事件后突然产生的。而它形成发展的过程又是很缓慢的,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被加进新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终于形成了今天这么蔚为大观的春节文化。


“年”怎么过?


北方民谣说:“二十三祭灶仙,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三十晚上不睡觉,正月初一放鞭炮。”

 

旧时过年,腊月二十三这天叫做过小年,实际是年节准备工作开始的日子。从这天开始就要打扫门庭,送灶王上天,采买年货,直到除夕晚上吃年夜饭。

 

从历代过节情况来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洁祀祖祢


包括拜天地、祭祖宗,以及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等。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感谢,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对乡亲邻里的祝贺。这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


进酒降神


包括放爆竹、贴春联和门神等活动。


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岁时风俗。据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据说“山臊”是一种山中怪物,可使人致病,但惧怕爆竹声响。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入竹筒燃放,宋以后普遍改用鞭炮。


春联最初是桃符,即把两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画神荼、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


五代时期,后蜀的君主孟昶在两个桃木片上书写吉祥话挂在宫门口为人们祈福,后被大家仿效传至民间,这便是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由后蜀末代皇帝孟昶(chǎng)所作,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春联。


大抵来说,由汉至唐,门神为神荼、郁垒,是传说中统制百鬼之官。

 

唐末五代,门神变为钟馗,据说他是唐玄宗梦中捉鬼之人,其像由玄宗口述、吴道子画成。

 

宋末以后,以秦琼尉迟恭为门神。据载,唐太宗病重卧床,夜晚常有鬼魂惊扰,太宗告于秦琼,秦琼与尉迟恭戎装立于门首,夜晚果然平安无事,太宗遂命画工画二人像张于门口,以驱邪祟。


本文内容选编自:

程裕祯 著

《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

赵长征、刘立新 编著

《中华文化与传播》



延伸阅读

春节教学必然绕不开“年”的故事,可是您真的了解春节、了解过年吗?“年”到底是什么?“春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农历年”“阴历年”是一回事吗?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抢红包”“压岁钱”“微信红包”“QQ红包”“支付宝红包”,英文怎么说?“数字时代”的红包,你怎么看?红包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十二生肖没有猫真的是因为猫咪睡懒觉误赛了吗?


敬请关注以下精彩内容:


春节文化教学系列 | 教学活动设计实例 

春节文化教学系列 | 10道题测测你对春节知多少

春节文化教学系列 |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春节文化教学系列 | 中国的十二生肖




编辑 | 郑丽慧 吴晓静

美术编辑 | 张敢当  郑丽慧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