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亏超5亿?手术机器人的冰与火

器械之家 2022-09-05

器械之家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关注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微创旗下微创机器人发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其自2021年11月2日于港交所上市,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微创机器人取得收入人民币215万元,与2020年完全没有任何营业收入相比,已是增长不错;然公司净亏损高达5.84亿元,收入于亏损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据了解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蜻蜓眼%uAE于2021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的入院推广和销售。但研发成本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354亿元上升190.0%至人民币3.926亿元。

 

基于研发成本高、产品未商业化等现状,微创机器人走在持续投入研发而亏损的路上,自成立以来可以说是0收入。

 

01
全球唯一布局五大赛道的手术机器人企业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注册地位于张江科学城,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致力于设计、开发及商业化创新手术机器人,以协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经过6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业务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公司,其产品组合包括两款已获NMPA批准的产品及八款处于不同研发、临床、注册阶段的候选产品。

 


其2022年1月获批上市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成为全球第二个、国产首个全面覆盖胸腔、腹腔、盆腔领域临床应用重要复杂术式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此外图迈单臂手术机器人已于2021年12月完成了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人体试验。



另一款旗舰产品蜻蜓眼®是国内首款进入绿色通道的国产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并于2021年6月获得NMPA颁发的上市注册证,成为首批商业化的由中国企业开发的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开创三维电子腹腔镜手术的国产时代,并于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

 


鸿鹄骨科机器人亦是截至目前唯一一款由中国企业开发,配备自主开发机械臂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鸿鹄于2021年7月完成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注册临床试验,并向NMPA递交注册申请。并于2021年12月向FDA递交了510K申请。

 


除此之外,微创®机器人和法国ROBOCATH S.A.S联合引进的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于2021年11月完成了NMPA注册临床的首例入组,这也是其在欧洲以外市场的首次应用。



和新加坡BIOBOT SURGICAL PTE. LTD.联合在华合资公司所属产品Mona Lisa,作为一款在经皮穿刺这一赛道布局的创新机器人产品,于2021年11月成功举办临床试验启动仪式并完成首例入组手术。


就在4月的第一天,旗下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一例机器人辅助经支气管镜肺结节活检术。这是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完成的首例人体临床试验。



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是一种无创经自然腔道机器人手术平台。系统具有超柔顺,超纤细蛇形机器人导管,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以无体表创伤的方式进入难以触及的狭窄病灶空间,对肺部微小结节等癌症早期病变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


凭借其全面的产业布局,公司备受资本关注,2020年9月,微创医疗机器人获得了高瓴资本等投资方30亿元的战略投资;2021年10月,微创医疗机器人再次获得高瓴等投资方的9500万美元基石轮融资;2021年11月,微创医疗机器人正式港股IPO融资14.75亿港元。


目前,微创®机器人于上海和深圳设有两个中国研发中心。同时,作为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也在新加坡和美国布局海外研发中心,旨在突破微创伤手术机器人核心技术、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为产品未来的研发、升级与迭代做好充分的准备。

 

02
赛道火热,资本看好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快速渗透,医疗健康正在与机器人全面融合,引领外科技术大变革。手术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赛道火热,备受资本青睐。2020 年全球机器人手术市场规模为 61 亿美元,预计从 2021 年到 2028 年将以 17.6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28 年将达到 222.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14亿元)。


纵观国内手术机器人领域,2021年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共发生30余起融资,收获新一轮融资的鑫君特、术锐、精锋医疗、长木谷、元化智能、瑞龙诺赋、键嘉机器人、柳叶刀机器人等企业的背后就有包括软银、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等知名投行,很多A轮或B轮融资都在数亿级以上,美团龙珠、美力敦等企业以及国药资本纷纷入局手术机器人市场,尤其是2021年10-11月共有11家专注开发手术机器人的公司完成融资。 

 

2021年2月,工信部又发布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的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 同年10月23日起,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进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目录(可100%报销),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获得北京乙类医保支付(可部分报销)。

 


在手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环境利好的双重推动下, 手术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且随着政策进一步放松、大量资本涌入,手术机器人已进入黄金赛道。 

 

03
然持续亏损,盈利困难

曾有机构预测,2026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4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3%,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似乎并不太好。


以微创机器人和天智航为例


2020年7月,天智航作为国内“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登陆上交所,市值曾经一度高达360亿元,但如今2年不到,2022年3月31日天智航市值仅为62.58亿元。



2022年天智航营业收入约1.6亿元,同比增加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77.39万元;2020年同期营业收入约1.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47.09万元。



而微创医疗机器人作为全球唯一布局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企业,目前市值也从379亿元下跌到了260.74亿元。其2021年全年净亏损高达5.84亿元,比2020年的2.09亿元翻了一倍还要多。


综上,两家公司仍然在持续亏损的状态,同时市值大幅萎缩,从两家公司业绩表现,可以看出手术机器人发展道路之艰难,国内手术机器人盈利之路依然道阻且长。那么备受资本青睐的手术机器人赛道,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就区域市场而言,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前两名分别为美国和欧盟,规模分别为46亿美元、18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市场的55.1%和21.4%。而国内规模仅有4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比也仅为5.1%。截至2020年年底,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及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分别仅为0.5%及不足0.1%。


正是因为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手术的时间不长,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于手术机器人的了解和认知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定培育期。


微创®图迈®机器人移动培训平台


另一方面医疗机器人高昂的价格,也让很多未引进机器人的医院望而却步。以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例,公司9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终端销售价格为千万左右。此外,使用机器人辅助手术带来的安全隐患,更让患者生畏。


总的来说倘若无法解决医院、医生和患者面临的难题,即便生产出了机器人,也可能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04
扎堆进入“绿色通道”

 

由于手术机器人赛道的“高精尖”属性,手术机器人发展困难重重,但依旧挡不住研发企业和资本的热情。2021年3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本次共有15个产品进入创新审批通道,其中5件为手术机器人类产品。 

 


手术机器人属于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研发、获取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对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安全性要求高。且行业的核心技术需要“产、学、研、医”的深度结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投入,初创科技公司的技术追赶难度很大。


未来手术机器人盈利主要取决于其商业化落地能力,而国内目前尚处于产品研发的早期阶段,并无成型的商业化产品与商业模式落地,盈利之路道阻且长。





END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 器械之家 

相关阅读

戳一下,更有料!

创新研发!迈瑞医疗有大动作

2.2亿融资:微创成为最大股东

集采半年:国产骨科巨头换帅

普放未来走向何方,这一关键技术指明方向

成为第二大股东!腾讯突然入局三类介入医械

一次性内镜独角兽,折戟港交所

4.6万张床位:中国最大医院集团诞生

武汉协和:完成全球最小“中国心”植入术

卫健委公开核酸检测最新指南

占中国50%:美敦力“救命神器”一级召回


内镜交流群骨科交流群
手术机器人交流群

体外诊断交流群
影像交流群
健康交流群2

这里是器械之家相关行业交流群,欢迎扫码加入,扫码加入你可以得到:1.更多的行业人脉;2.结交更多的资源。

务合作:qxzj@landianyiliao.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