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份简史:你是谁?谁证明?

稻盛匹夫 传DAO士 2023-07-20

没有好问题,就没有好答案。


古人也有身份证吗?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身份证明一步步演化到如今的样子?

为什么身份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网络上,身份是如何识别的?

现在互联网的身份有哪些问题?未来Web3 的身份会是怎么样的?


本文转载来源是 MOM个人说明书



最大的桎梏是人的身份。最大的倚仗也是人的身份。--佚名


身份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既是个人信息的外在标识,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今天,如果不带身份证就外出,几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身份证解决了2个核心问题:1)我是谁?;2)怎么证明我是我?


实际上,在规则的设定下,身份证还解决了一个隐含问题:我有什么权限?

比如,被法院宣布限制高消费的人,即便拿出身份证,也不能乘坐飞机和高铁。


古人也有身份证吗?二十四史上多少人青史留名?在古中国地区凡三千年来繁衍了超过100亿的人口,为什么大多数籍籍无名?



当然有,不过,中国古代的身份证,主要还是起等级证明的作用,在官员之中应用比较普遍。


其它能够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比如僧人的戒牒和度牒,有了它可到处化缘、筹善款,它更像现代的工作证、名片;而路引、门券这种临时的证件,则更像现代的介绍信。


可以说,古代虽然有“大索貌阅”这样为了清查隐匿户口、增加赋税收入的人口普查,也有户籍记录普通百姓的年龄、长相、身体特征等,但并没有现代通行使用的、能够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


虽然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但有两样与身份证相似的证件,那就是符牌与传信。符牌侧重于表明身份,传信侧重于准入通行。从功能层面看,似乎可以得出“符牌+传信=身份证”的等式,但从内涵渊源来看,符牌、传信与身份证只是形式相近,本质却大不相同。


符牌作为一种特殊的信物,在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被广泛应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它既是征信之物,又是古代权利和身份的象征。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拿走了兵符。


传信不是“鸿雁传书”的意思,而是古代过关津、宿驿站、乘驿站车马的凭证。与符牌不同,传信一般是普通吏民所使用的一次性证明,上面所记载的信息更多,通常会注明详细的申请和签发过程。


古代“身份证”1.0:何时何地?-“照身贴”


《史记·商君列传》中有:“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之语。这句话意思是:商鞅从秦国出逃时,想要投宿馆驿,但因为手里没有可以拿出来验明身份的证明而被拒绝,商鞅最终被逮捕,并遭车裂而死。


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因为没有身份证而不能住店,最后被抓住处死。讽刺的是,这个身份证其实就是商鞅发明的。


为了加强对于国民的掌控,商鞅发明了一种叫“照身贴”的身份证明,要求所有秦国国民都必须领取照身贴,没有照身贴的就被视作为黑户和间谍。每个进入秦国境内的百姓都必须登记户口、领取官府颁发的身份证件,这是中国历史有记载以来最完整的、最接近现代的户籍管理制度。


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将持有人的肖像简单地刻画,然后配以姓名、职业并加盖官府的官印,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身份证。


秦国的照身贴,也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唯一全民实施的身份证明,等到商鞅被清算之后,照身贴也随着商鞅的身亡而泯灭,自此之后两千年的时间里,我国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就再也没有拥有过证明自身的证件。


为什么古代没有全民通用的身份证呢?


古代,身份证只是对有身份者有地位者而言,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拥有身份证的。那年头有身份证,确实是“有身份的人”。


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在农耕文明阶段,大部分人不需要离开土地与家乡。他们生活在一个狭小地域内的熟人社会中,不需要身份证明。如果在战乱与灾年,天下尽是流民,人命贱如草,也不需要身份证明了。


古代身份证上登记录入的信息比较简单,如在唐代,一般就是“姓名”、“官职”两项,再细一点,将“单位”加上,不会有“出生时间”、“性别”这些必须的内容。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就是一个物证。虽然简单,但它上面也有现代身份证上所没有的信息:如果持有者有兼职的,则要在上面写清楚。这种身份证实质是一种“官员证”,写有姓名的,在卸职后要交出来,作废中止;未刻姓名的,则传给继任者,轮流使用。


另外,一些需要流动的特殊群体也需要身份证明的,比如僧侣。《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每到一个新的国家,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度牒去通关,度牒就是他们的护照。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中有这么一段——“武行者道:‘既然二位相觑武松时,却是与我烘焙度牒书信并行李衣服;不可失落了那两口戒刀,这串数珠。’孔明道:‘这个不须足下挂心。小弟已自着人收拾去了,整顿端正拜还。’武行者拜谢了。”连武松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都怕丢了度牒。


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日本还藏有唐时的度牒文物,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非常珍贵。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确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免除地税徭役。没有度牒而私自出家的僧道,称为私度。经官府发现,将会给予处罚,勒令还俗。因此,后世僧人游方挂单,必须随身携带度牒,作为身份证明。


古代身份证2.0: 隋唐时的官员“身份证”——“鱼符”


隋朝时,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

鱼符


据《隋书·高祖纪》记载:

“开皇九年,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一......十年,冬十月甲子,颁木鱼符于京师官五品以上......十五年,五月丁亥,制京官五品以上佩铜鱼符。”

这里我们看到,最初的“鱼符”是木头做的,后来改为铜制,而且分雌雄两个,以便于勘合校验,并且它们只颁发给五品以上的京官。“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

为安全起见,此时在身份防伪方面,也有了进一步改进。“鱼符”通常为左右两块,右符由官员随身携带,左符则留存朝廷,以备查验。


而鱼符的材质与品级也有关联。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五品以上官员用白银;六品以下官员的则是铜料 。;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


后来武则天将唐朝改为大周,用龟符替代鱼符,但材质没有什么变化。虽然不久后,龟符随武则天的逝去而消失,但有一个词汇却留了下来—— 金龟婿


用“金龟”符的男子,最低也得是朝廷的三品大员。有这样的丈夫,那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唐朝诗人李商隐还因此留下一首诗《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

鱼袋


到了唐代,“鱼符”发展成熟,并分为了两大类,一类强调功能性,另一类则强调装饰性。

1、功能性较强的“鱼符”:

(1)用于地方官员任免。这类“鱼符”,通常作为勘验地方官员真伪的凭据。它为铜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部分留在京师,右半部分留在地方。如果有新官上任,需携带左半部“鱼符”,地方上拿右半部分与之勘验后,才能证明这位新来的大人是不是冒牌货。然后,新官与旧官完成交割。

(2)用于调动军队。这类“鱼符”跟古代的“虎符”功能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样子上一个是鱼,一个是虎。而它在使用方法上也很有趣,《唐律疏议·擅兴》记载,它是:“长官无,次官执”,也就是说,皇帝调动军队时,命令使者带着“鱼符”的左半边前往军营,军营的副统帅拿出“鱼符”的右半边与之勘合,二者一致才能发兵。

而完成任务后,使者必须马上将左半边“鱼符”带回。

(3)用作出入通行证。古代皇宫宫门、京城城门皆是防御重地,出入这必须校验“鱼符”,经过卫士勘合无误后,方能入内。



(4)外国使者入境凭据。在唐代,外国使者进入大唐,也需要校验“鱼符”。《新唐书·车服志》记载:

“蕃国亦给之,雌雄各十二,铭以国名,雄者进内,雌者付其国。朝贡使各赍其同鱼而至,不合者劾奏。”

也就是说,外国使者前来朝贡,必须带着他们那一半“雌鱼符”,与大唐存档的“雄鱼符”勘合以后,才能证明其身份,此举也是为了杜绝冒充者。


2、装饰性较强的“鱼符”

在唐代,“鱼符”除了铜制以来,还有几种其他材质,如《唐六典·符宝郎》所说:“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根据随身佩戴鱼符的材质,就可以判断其身份特征,“随身鱼符,所以明贵贱,应征召。”因此,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的“鱼符”,不能僭越。

“鱼符”往往还刻有官员的姓名,如果某一职务为其专属,则只刻官名。

虽然官员均随身佩戴铜“鱼符”,但只有五品以上者,才能得到皇帝才给的“鱼袋”,《旧唐书睿宗记》记载:“鱼袋,著紫者金装,著徘者银装”。

唐代,官阶高低以官服颜色直接体现,不同品阶的官员,其盛放“鱼符”的袋子“鱼袋”也不尽相同。

因此,看唐代官员品阶和身份高低,只要观察他们的官服和佩戴的“鱼袋”就可以了。


古代身份证3.0: 宋元时的官员“身份证”——“腰牌”


随着唐代的衰亡,“鱼符”制度消失,只有“鱼袋”制度仍然在宋代使用。

宋朝时,官员以“鱼袋”及其上面的金、银饰品和颜色来区分官级,其中,以金紫和银绯为贵。


后来,这件能够显示地位等级差异的象征物,在宋代由于赐发过滥,失去了象征价值,逐步被废弃。

之后,宋朝主要用“腰牌”作为身份牌。其功能主要是用来通行朝廷,并证明身份。



腰牌顾名思义,是官吏系在腰间证明其身份的牌子。古代的帝王宫殿门禁森严,朝廷军政臣吏、皇帝国戚以及当差行走即使可以出入也须持有出入证,腰牌常用作出入宫廷备查的通行证,历朝历代腰牌的质地、款式、规格、铭文等虽有所区别,但"通行证"、"身份证"作用却是相同的。


明代的京官“身份证”——“牙牌”


明代,改用“牙牌”,这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视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别。

与唐朝的“鱼符”相比,“牙牌”不分职位高低皆可佩戴。而且,它只用来作为京官出入宫门的凭证,地方官没有佩戴“牙牌”的权力。



明朝各类文武官员和锦衣卫,凡经常出入宫廷的,都需要佩戴“牙牌”,“牙牌”分为勋、亲、文、武、乐、官等不同字号。


内廷太监也要佩戴“牙牌”,按照其职能部门不同,分为“内官监牙牌”、“御马监牙牌”、“直殿监牙牌”、“尚衣监牙牌”、“内使牙牌”、“御前答应牙牌”等多种类别。



按照明朝律令,“牙牌”只限持牌者本人使用,严禁将其借给他人,《明会典》规定:“有牌不带、无牌辄入者杖八十,借者及借与者杖一百。”而且,一旦持牌者被摘取了“牙牌”,往往意味着连官职也一块丢了。


由于最开始的“腰牌”上面没有持牌人的详细信息,极易造成混用、借用的现象。而且,无论什么人拿着腰牌都可以自由出入紫禁城,也极易出现安全隐患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七月的一个晚上,值火班(消防队)里一个叫阎良的步兵,借了别人的“腰牌”混进皇宫,跟平时与自己不和的御膳房厨役相遇并发生口角,阎良一怒之下将其杀死,旁边劝阻的太监也被刺伤。


此事让嘉庆大为光火,命令严惩凶手,严查借用“腰牌”者。所以,明代的牙牌还有警示语,比如“不许借失违者治罪”,就是为了防止盗用“身份证”。



锦衣卫牙牌


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载:牙牌不但官员们悬之,“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明代身份证的用处已不仅局限于官员们,并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了。


清代的大众“身份证”——“腰牌”


清代借鉴了“牙牌”的做法,并扩展到更多人群,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均可佩戴。

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清代的“腰牌”主要是分为以下几种:


1、宫中“腰牌”

跟明代的“牙牌”一样,宫中“腰牌”也有“出入证”的属性。宫中“腰牌”一般为木质,尺寸各异,由内务府统一制作。



道光时期,皇帝命人在“腰牌”上面写上所属部门、发牌年号等名目,并且用火印戳记,以为防伪。咸丰元年,又要求将持牌者的姓名、年貌等个人信息写在牌上,以便查验。



2、民间的“腰牌”


“腰牌”在辨识身份、加强安保方面,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清朝也被广泛应用于民间诸多领域。比如:

(1)“关隘腰牌”:最初在一些边境关卡上,官府设立“腰牌”制度,以防止他国难民、流民从边境进入大清。这种方法很快得到了推广,许多内地的商税关卡也逐步复制、实行起了“腰牌”制度。

(2)“船户腰牌”:对运河和沿海的船户、水手、水上客商等发放的“腰牌”,牌上刻有他们的姓名、年貌、籍贯等信息,以备查验。这样不仅加强了对这些“船户”的管理,也能打击海盗、河盗等不法之徒。

(3)“强盗腰牌”:这种“腰牌”非官方配发,而是民间盗匪受官方的启发,自行发明创造。乾隆时期,江浙一带的土匪常制作“腰牌”,作为同伙的凭证,相当于“土匪工作证”,以便结党打家劫舍。但结果是,官府凭借这种“腰牌”按图索骥,将其一网打尽。



民国时期的身份证——“国民身分证”


1936年,西北军阀马鸿逵制作了一种居民证。这种居民证为白布制作,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以及手纹箕斗形状等项。最令人叫绝的就是填写手指头箕斗纹了,填证时,要将持证人的十个手指一一看过。“斗”纹划O,“箕”纹划x。

“居民证”缝于上衣里面,以便查验。这个“居民证”已具备了身份证的各项要素,当属中国身份证之最早雏形。


填写箕斗纹


这种简易的居民证都缝在上衣里,以便查验。但也正因为是缝在衣服里, 洗晒和磨损使居民证很快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此项制度仅实行了一年多,就名存实亡了。


1940年夏,马鸿逵又下令在清查户口和居民证的基础上,制发“宁夏省国民身份证”。开了中国身份证之先河。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全国实行国民身份证制度。国民政府立法院对当时的《户籍法》进行了修改。1946年国民政府相继公布《户籍法(修正草案)》、《户籍法施行细则》,规定制发国民身份证,发证对象为年满18岁以上的中华民国国民,不分男女。


1947年5月,民国政府开始制作双页折叠式白色第一代身份证。


当时的国民身分证分两面四折页,正面首页印有“中华民国国民身分证”,下面是持证人的所在地、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本籍、寄籍、号码、颁发日期;第二折页注明教育程度、职业、公职候选人资格、相片或标准指纹、指纹;第三折页是公民资格、家属、役历;第四折页为保甲番号、住址等。


民国一代身份证的第二、第三折页


按要求,身份证内是应该附有相片的。但当时许多人并没有拍照的条件。所以如果不能贴相片,还要在特征栏内注明“左撇子”、“麻子脸”等体貌特征。


与现行身份证不同的是,当时的国民身份证不是一张卡,而是分两面四折页。正面首页印有“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下面是持证人的所在地、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本籍、寄籍、号码、颁发日期。而证件中的内容,既涉及教育程度、职业,又有标准指纹、指纹符号,还有公民资格、家属等信息,内容十分繁复,可以说兼具户口簿的功能。因为当时推行保甲制度,所以还有一个折页专门填写保甲番号。


身份证第四折页填写保甲番号


新中国时期的身份证——“居民身份证”


1949年解放后,我国公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居民身份证,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用的是户口簿和单位介绍信。

直到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揭开了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的序幕,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直到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从此,身份证制度开始实施,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也在这一年颁发。

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批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标志着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正式确定。 


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最初发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证是用手工填写的。




显然,这样的身份证是很容易被伪造的。

湖南省邵东县灵官殿镇的罗彩霞2004年参加当年高考,而冒名顶替她的竟是自己的同学王某某。



当年,王某某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原本应是罗彩霞兴奋激动的日子,却被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王某某所取代。

直到第二年,在罗彩霞被迫复读一年后,才得以如愿以偿考取天津师范大学。

2008年,冒名顶替罗彩霞走进大学校园的王某某顺利毕业,而本应2009年毕业的罗彩霞,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为自己的身份证被王某某盗用,被取消了教师资格证书等。


怎么解决身份证被伪造的问题?

这就是二代居民身份证推出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身份证,是从2004年才开始颁发的。

二代身份证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制作,具备视读和机读两种功能,还运用了最先进的数字防伪技术,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卡。

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藏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第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而且内置了数字芯片,采用了数字防伪措施,存有个人图像和信息,可以用机器读取。新一代身份证中还将登记指纹信息。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实行了公民身份号码制度——国家为每个公民从出生之日起就编定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到2013年1月1日,全国公民都换上了二代证,一代证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证明不只看身份证,为了确定人和身份证一致,还需要人脸识别来确认持有身份证的人是本人。由于人脸识别验证的准确性高且速度快,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了。典型的应用,就是交通出行方面的验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需要身份的场景越来越多。

在互联网上,许多的应用都需要账号。也都需要可验证的“线上身份”。往往下载一个app的第一个动作是注册用户。例如淘宝、微信等都需要用户注册平台账户并通过收集用户身份证、手机号码等进行身份核验后才能进行线上的相关动作。

新的在线身份模式也大量出现了,这就是数字身份。


Web1 的数字身份


在互联网早期,简单地进行网络注册,有了账号密码就可以使用网络服务,比如开通电子邮箱,订阅新闻,推送到电子邮箱。


1993年7月5日,《纽约客》杂志刊登了由彼得施泰纳(Peter Steiner)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有两条狗,坐在电脑屏幕前面的椅子上的一条狗,对着坐在地板上的另一条狗说道:“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漫画家施泰纳可能没料到,这幅无厘头的漫画在网路上会一举成名,这句话会在互联网上不断传播。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原意是说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甚至毫无真实性可言。它代表着对互联网隐私的理解,一个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假装成为其他人或欺骗别人。


Web 1.0 主要是静态互联网,主要的应用是网络媒体、网站导航、搜索引擎等。各个网络媒体雇佣一大批网络编辑将图文并茂的内容发布成为网页。读者访问门户网站,浏览新闻、小说等内容,但只能读不能写,无法参与内容的创造,整个 Web 1.0 媒体相当于传统报刊杂志的电子化。


在这个阶段,很多应用可能不需要都数字身份,比如搜索引擎不需要注册登录。即便在少量的媒体业务中需要,也只是因为权限的设置问题,要对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进行区分。所有的用户在互联网上几乎都是不可见的。


在互联网早期,确实无法通过网络验证一个账号是真人还是由程序代码操纵的。主要的应用是电子邮件,所以用电子邮件诈骗的情况较多。稍微警惕一点,可以比对邮件地址的话,还是比较容易识别诈骗的。


很多诈骗应用,钓鱼软件就是利用人们对身份信息的无知和疏忽来作案的。他们发一封邮件或一条短信,让人们去点开其中的链接,查看自己的银行账号信息。这种诈骗网站看起来跟真的几乎一样,当输入了银行账号和密码后,显示错误。账号密码马上就被犯罪分子窃取,然后转走银行账号里的钱。


如何确认网站是可信的很关键,在这一点上,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做了许多工作,对诈骗网站,或者可能植入木马的网站都进行提醒。


Web2 的数字身份


Web2.0 则是交互式互联网,主要的应用是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电商、O2O服务等。在这个阶段,平台只是提供基础设施,自己创造的内容很少,绝大多数内容是用户创造。比如抖音、快手、博客、微博、知乎、小红书、美团点评等。


在Web2,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创作内容。随着博客和社交网络的出现,人们在互联网上“是谁”变得很重要。一些个人信息,如性别、国籍、地域、职业、教育程度、爱好和生活方式等标签,以刚性或柔性的方式,成为我们在社交网络、视频网站、购物平台、各类生活服务应用账号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账号身份难以验证,网络诈骗也层出不穷。


2018年12月,河南信阳市息县人李某在某款手游APP遇到了一个名为“真心找对象”的游戏好友,对方以与其谈恋爱为借口,要李某在游戏中为其充值送花、送元宝。涉世未深的李某面对对方通过微信、QQ发来的美女图片怦然心动,又在对方不断的嘘寒问暖面前彻底沦陷,短短两个多星期就在游戏中为对方充值达6.8万余元,后因囊中羞涩无法为“女朋友”充值被对方拉黑才幡然醒悟,于是报案。


2019年,河南信阳警方远赴重庆市打掉了一个冒充女性身份的网络诈骗团伙。原来,李某之前聊的女朋友是“抠脚大汉”。这个犯罪团伙成员有13人,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冒充女性身份,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联系受害人,冒充女性以谈恋爱为名实施诈骗,诈骗金额达200余万元。


为了打击网络交易中的犯罪,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三条还增设了“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虽然有了法律,但因为验证难,识别不了伪造,而且抓获也难。所以,在Web2中,在网络上伪造身份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Web2时期也就是当前的互联网,数字身份非常重要。


不论是社交App中与他人的匹配度、在社交网络发表观点的反馈、网红直播带货的效果、病患对医生网络问诊的评价等,都与“你是谁”密切相关。在很多社交媒体上,一个逼近“真实”的身份,将为在网络上有行为轨迹的人带来更直接的结果和收益。


比如咪蒙这个微信公众号,人设鲜明,也许跟咪蒙本人的真实个性不完全一致,但这样有身份特征的账号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这样,咪蒙本身也就带上了咪蒙公众号这样一个强身份属性。


在打车业务中,也能看到网约车司机的身份,增加可信度。


而且,一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轨迹也潜在地构成了“身份”的一部分,被推荐引擎算法使用,推荐给其各种内容,包括文章、视频、商品信息等。一切网络行为都社交化了,你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很容易分辨。你的各种喜好,算法都知道。身份变成了获得信息的便捷手段,让人们生活更方便。


与身份证不同的是,Web2的身份往往不是实名的,也不一定能真正对应到本人,因为真实姓名和地址是对隐私的严重侵犯。将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发布在网上,也可能会遭受网暴,甚至是真正的犯罪,例如骚扰、跟踪、诈骗、窃取网络银行财产等。


上海一名女子,在疫情期间求外卖小哥帮忙,给父亲送菜。事后,她给外卖小哥打赏200元,以示感谢。

本来是温暖的好人好事,却很快发生反转。求助者被指责“只给外卖小哥打赏200元,原来人可以这么精明的吗?”

骂她的人越来越多,占满了评论区。她只好一条一条地回应,为自己辩解。

但解释根本没用,网友们对她的网暴,已经发展为单纯的“泄愤”。甚至还对她进行人肉搜索、人身攻击。


最后,女子不堪网暴的压力,从32楼一跃而下,酿成悲剧。



所以,在网上,很多人都使用别名而不是真名。特别是一些名人,因为可能涉及到自己的声誉和未来,更需要保护自己。


对腾讯、阿里这样可信的大公司,大家愿意提供身份证号来进行注册和验证。而小公司,特别是刚创建不久的创业公司,大家是不会提供真名和身份证号码的。


怎么办?


许多公司选择了联合登录的方式,比如用微信账号登录,这样可以确定用户的真实性和唯一性。有许多种联合登录的服务,包括电信公司提供的基于手机号码的服务。


但是,身份仍然存在许多没有被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1 信息管理碎片化。

用户需要不断重复注册账号或账户,每个账号里的内容也是碎片的。管理起来非常麻烦,往往存在更新不及时,数据不一致等情况。


而且,账号系统中包含的信息量太少,要作为身份说明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在不同场景,由于目的不同,说明“我是谁”需要提供不同的信息。

比如,在社交的时候,对方可能想知道你的个性、兴趣爱好,之前发生过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读过的学校等。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自我介绍不可少。

在公司里面的同事,想知道你的职位和汇报线、沟通方式、专业技能、当前的工作状态和业绩等,所以在字节跳动,鼓励员工们撰写个人使用说明书。

在求职的时候,工作岗位、职业规划、项目经验、教育背景、薪资期望、价值观等则是用人单位需要了解的。所以,除了简历,还需要面试,来获得更多信息。


2 用户的行为信息和声誉信息没有被集成到账号中,并能迁移到其他平台。

一个在新浪微博上的百万粉丝大V,到小红书上,还是需要从头开始。


3 用户隐私数据的使用依赖第三方服务商的能力与自律。

虽然有一些用户协议,但具体的使用过程是不透明的,很难真正了解。


4 对身份进行完整的验证并不容易。

对招聘来说,看到候选人的简历中的学历,可以通过在线的学历查询等来验证。但对用户候选人的之前工作情况就不容易快速进行验证。这也是仍然存在很多背景调查公司的原因。

比如,在申请银行信用卡的时候,银行更关心你的职业和收入,家庭资产等信息。银行还会去征信机构获得相关数据进行验证,以便进行风险控制。但这种验证还是不完整,也存在漏洞的。


5 数据安全不一定能得到保障。

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存储到各个网站、第三方平台的中心化数据库中。而这些信息资料或许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数据,怎样如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也是个问题了。常常发生黑客攻击造成大批数据泄漏的问题。


6 对身份相关账号的保护不够强。

对最重要的银行等相关账号的安全性,也还存在漏洞。由于大量的金融类电商类软件采用手机短信验证方式进入账号并执行操作,手机SIM卡就成为了身份验证的重要物品。一旦手机被盗,犯罪分子可能就会利用SIM卡来偷窃财产。


7 基于身份的内容和价值归属不合理。

在中心化的身份体系中,创作者利益被平台和媒体瓜分,平台等中心化机构拥有绝对的身份控制权,完全可以增删改查创作者内容,遵守规则,尊重用户利益完全要靠资本的道德底线。


怎么解决以上问题呢?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Web3的数字身份上。


Web3 的数字身份


Web3有多个绰号:价值互联网/契约互联网,拿创作者来说,内容和数据的控制权由平台转变为用户,内容和数据变为用户资产,用户具有定价权和议价权。实现生产要素自由,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实现对等。


即便是普通用户,其行为数据也可以被确权,然后根据具体协议,将数据授权给第三方获得报酬,或者按协议与平台分享基于这些数据所得到的价值。


对于任何类去中心化通信、商业或协作,都需要可靠身份认证系统:最基本的方法是将身份与以太坊等开放、安全的区块链上的地址或公共/私人密钥对联系起来。这些地址可以选择附加额外的信息(如图像、音视频等),这就是我们说的Token或者NFT。


比如,采用 NFT 来构成人的身份要素,由于 NFT 拥有唯一 DID 标识符,不同的人可以拥有多个NFT,并且可以作为凭证验证,省去了现实世界创作盖章、防伪、鉴别、流通难的问题。数字身份的创作者,可以在可存证的软件下创作,并将过程上传为NFT资产的凭证,有利于解决虚拟世界中抢mint的版权问题。


身份层下映射的数据的控制权和议价权,也将在元宇宙各个部分体现:虚实孪生、数字原生、虚实融合、虚实互生。


数字身份是解决的身份发展混乱的基础建设,也是解决区块链底层去中心化权力混乱的关键部分。人类迫切需要一个工具去描述和规范如此庞大的数字世界,建立起一个全球性的新一代(区块链)身份系统网络。


如何实现呢?


Web3 采用的是去中心化身份模型。它不再是基于账户(平台)的。相反,它就像现实世界中的身份(身份证)一样工作。即,它基于你和另一方作为同伴的直接关系。你们都没有“提供”,“控制”或“拥有”与对方的关系。无论对方是人、组织还是事物,都是如此。


去中心化身份让账户持有人可以自证身份,不需要任何登录平台或第三方。 



去中心化身份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让数字身份真正为用户所拥有并支配,就像我们把身份证、护照、户口本这些纸质文件放在自己家里小心保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一样,不再有任何中间人(即使是去中心化身份技术供应商)接触、拥有、控制用户的身份和数据。 


去中心化身份技术实现的去中心化身份的体验和用途与传统的数字身份截然不同。 


首先,你将不止有一个去中心化身份,而是依据身份场合需要的不同拥有无数不同的去中心化身份。


这些去中心化身份按需要集成了一些关键的可以被验证的信息。

每一个去中心化身份就像你的一个虚拟化身,与其他个人、组织或事物交互沟通,你能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身份来交流,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传统互联网的“人肉”现象将不会再发生。 


其次,去中心化身份将不仅可以用来证明身份,而且可用来交换可验证的数字证书(可用不可见)。


第三,每个去中心化身份直接登记在区块链或分布式网络上,无须向中心化注册机构申请。 


当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Web3 目前的数字身份解决方案还面临很多未解难题,用惯了现有Web2 账号模式身份的用户,对Web3一时之间有点难适应。


1、首先是不能自行更改密钥。

我们常用的 Web2 应用,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重置密码以保证安全性,避免密码丢失导致的信息泄露。如果发现账号被盗了,我们也可以及时修改密码,或者通过向平台申诉等方式找回账号。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账号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跟我们账号关联的其他内容、数据和应用,都不需要重新授权或链接(平台替你存着呢)。Web3 的钱包(身份)不是这样,密钥是一切的开始,谁也无权更改。


2、其次,则是无法做禁止操作。

对于去中心化钱包,一旦助记词、私钥丢失,这个钱包就没办法再使用了。因为只要有人知道这个助记词、私钥,就可以动里面的资产,就可以验证各类应用。在 Web2 中,账号被盗一方面可以申诉找回,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进行各类禁用操作,只要有足够证据,就可以对可能的风险进行中心化的处理。比如向不同平台申诉,添加黑名单等等操作。

而在 Web3 中,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能有效针对被盗账号的防范措施。一旦私钥丢了,这个账号就不再可用。

虽然,在解决Web3 数字身份的道路上,放佛正在穿越迷雾中的峡谷,挑战重重,但也一日千里;


未来可期;

去中心化的身份服务的必将带来的社会发展后果是:允许人类对 "自我 "的概念进行更多的实验。



针对开篇的一个问题:二十四史上多少人青史留名?答案是:真的有人做过统计,大致是民国时期,统计结果是不超过6万人,令人唏嘘,无限感慨,吁嗟呼!


送你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如何坚实的东西总是会由一件件脆弱的物件构筑起来,就像我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不同的身份带着不同的脆弱,却又有着代表其身份同一感的坚强。身份叠加就是坚强和脆弱的叠加。所以我们会注视着爱人的目光不愿离去,因为那目光是缓慢的时间,在那之中我们会放下我们的脆弱和坚强,找到孤独和幸福的爱--米兰·昆德拉《身份》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未来。


如今,你就可以使用多种数字身份用于在线社交和线下活动。关注下面的公众号,五分钟即可创建自己的身份,认识你自己,找到好朋友!你也可以点击“查看原文”,加入到MOM社群沟通。


关注MOM,创造自己的数字身份



本文是《芝麻开门吧,Web3入门10日谈》的主题 6 “Web3”文章之二十

本系列包括10个主题,请持续关注。

1 加密货币 2 数字钱包 3 区块链 4 NFT 5 DAO

6 Web3 7 GameFi 8 Defi 9 虚拟人10 元宇宙

参考

从“鱼符”到“过所”,谈谈古人用过的那些“身份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3112132414172244

古代的“身份证”——符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483460227626564

「趣读」古人的身份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256064948239738

古人的“身份证”,都是啥模样 

https://www.sohu.com/a/233945623_528910

古代身份证:符牌、传信与户籍制度 

law.hebei.com.cn/system/2021/12/16/100838355.shtml

去中心化身份终局之战:理想的 Web3 身份验证是怎样的? 

https://www.jinse.com/blockchain/1932408.html

Web3 去中心化身份管理系统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https://mp.weixin.qq.com/s/FFF9gv8vBFhUqNjLfIOjGQ


欢迎扫码申请加入“传DAO士”社区,提高认知,结交志同DAO合的好友。

长按扫码!加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