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岸省直部门:某法学生不算顺利的2022定向选调经历

青法平台 青法在线 2023-09-28

文章转载于 知乎答主:张一枫

编者按:暑假即将来临,去年考研的学子大多尘埃落定,许多应届求职的同学也找到了相应的岗位。这其中的每一分收获,每一份喜悦,都是由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非常期待您向我们赐稿考研、求职经验,为迷茫中的学子涤荡阻碍,传授心得。来稿请投邮箱qmfmbjb@163.com,更有丰厚稿酬等着你!



2月26日上午接到组织部的电话,通过面试进入考察和体检,从去年7月下旬开始的备考之旅终于告一段落。一波三折,总算上岸了。我是国内某“自称”顶尖法学院的法学本科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此回忆下这段不算顺利的考公经历,也希望能抛砖引玉,给同行或即将同行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因为一开始目标并不明确,也有巡考的打算,考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所以整体较为波折。文章我想以重点列举和时间梳理的方式展开,大致分为选择方向、巡考过程、经验总结、最终结果四个板块。长文预警!6000字左右。


一、选择比努力重要


路遥在《人生》里谈及,人的一生由许多步构成,但紧要的步子往往就那么几步。在这紧要的几步里,选择往往比努力重要得多,对于试错成本少的普通家庭青年、不算惊才绝艳的青年,更是如此。我对于家乡不算特别依恋,也希望能去别的城市扎根,因此选择参加三到五次考试,多一些选择,资源投入也不算太分散。我目前总共考了三次试,天津市定向选调、重庆市定向选调、西南某省定向选调,还报名了21年下半年的四川省考和浙江省定向选调,四川省考因时间太紧放弃了,浙江省定向选调疫情原因推迟了五个月,到目前刚发笔试通知,22年3月中旬笔试。


先说一下选择的原因,我是西南地区某不发达省份的学子,家乡医疗、教育水平放眼全国逊色太多,加上我也不是独子,因此回家是备选不是首选。我不是TOP2高校硕士,履历不算优秀,外语水平就六级,北上广房价难以企及,实在太累没有生活,放弃。在北京求学六年能适应北方饮食天气,当然整体上更喜欢南方。


综合上述条件,开始选择报考的城市。


北方城市排除北京之后,按照经济实力、知名度来说,直辖市的天津、计划单列市的大连和青岛都是可选项。继续开始排除。青岛,旅游城市,平均工资低、消费高,虽然环境人文不错,但山东巡考大军太能打,本地人都卷不进去,外地人去了有点找虐,而且山东高考太可怕,怕被下一代埋怨,放弃。大连,太靠北,离家实在太远,经济排名跟我家城市差不多,且东三省政治环境据同学说……放弃。天津作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高人口少,坑位多编制多,教育资源雄厚,房价虽不低但可以接受,尤其是在堪称全国最高公积金的比较下,房价完全可以接受,物价相比工资也还行,可选。其余北方城市一是没去过无印象,二是南方人还是更喜欢南方,除非相比起来有显著优势,故均未考虑。


南方城市排除上海、广州之后,苏南和浙江肯定是优选。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作为后富被带一带,岂不美哉?而苏南雄厚的地方财政让工资实在太香,江浙沪包邮区何尝不是大多数南方人的向往。其次,广东也可以考虑,即使选不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也是很棒的城市,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能融入城市。西南地区的成渝双经济圈,成都和重庆肯定得考虑,外来人口多好融入,经济实力强,地方财政雄厚公务员饭香。其他省份经济、开放程度相比家乡也有优势,但权重不如本地优势,因此排除。


纵览全国之后,敲定省份,从南向北依次是天津、江苏、浙江、重庆、四川、老家、广东,具体到城市,天津主城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台州、温州、重庆、成都、老家省会、佛山、东莞等。接下来开始看选调生、公务员招录计算。尤其考虑自己院校在意向省份的选调批次、能报考岗位、选调专业、人才政策等,虽然不好听,但性别倾向也需要考虑。


二、疫情之下,考生宛若洪流中的泥沙


刚备考时,我自身的条件是:多次学业奖学金,一个校级荣誉,两个院级荣誉,研究生学生干部,刚成为发展对象,不是党员。本科研究生都是一流法学院,前身是211,现在是一流法学学科。回顾整个2022届选调生考试,整体趋势是大多数省份定向选调受疫情影响推迟,越往后延期,就越多省份的考试撞期,因为年底的周末就那么多。


(一)干瞪眼的江苏名校优选


首先是江苏名校优选,20、30W的苏锡常和南京直接隔锅香,但是报名要求也最高,范围内高校+学生干部+校级荣誉+党员,校级荣誉还必须是研究生阶段获得。虽然2022年计划对于法院专项降低要求到院级荣誉,可惜我报名截止都还是发展对象,不符合条件,只能扼腕叹息,秦淮河之梦幻灭。


总结:报考定向选调,最好是预备党员、党员,或者确定报考截止前党支部能开接收大会,非党员确实选择权少很多。


(二)竹篮打水的天津选调


其次是天津定向选调,我们学校可以报考,并且天津定选倾向于男生。我一开始考公倾向于检察院,法院太累并且个人不太喜欢争议解决;公安也不轻松,而且竞争大、体系杂。终于等到选调生招录计划公布,2022年招录计划比去年整体缩水,检察院少了3分之1还是2分之1,第二批只要四个人,四个岗位每个岗位一个坑,两个高检的机关处室,两个基层检察院。



离谱的事情开始出现。想去检察院肯定想去高检,高平台+基层经历是最优解(后来意识到法检系统或许并非如此),但高检招录专业表明了具体法学方向,机关处室一是刑法、刑诉;机关处室二是经济法、行政法等。我学的是经济法方向,研究生招生目录、培养方案都是独立的,且都标明方向,但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上不分方向,只有法律(法学)。国内体制对于法律硕士认可度不算高,因为法律硕士大多是非法学本科的法律硕士,系统的法学本科教育确实重要,不容忽视,但这却发展为众多体制内岗位、单位拒绝法律硕士学生。我与高检通了三次电话,第一次说等请示核实,第二次待核实,后面高检打过来说要求学位证、毕业证必须标明方向。辛辛苦苦读了个一流法学院研究生,却因为专业搞得像双非。同时因为我当时还不是党员,没有开接收大会,报不了党员岗,选择了第二个基层检察院。



经过备考,还买了某本地机构的网上刷题课,虽然查分时不报特别大期望,但毕竟第一场考试,时间精力都投入不少。结果笔试岗位第一名进入面试,拉第二名1.2分。但面试通知跟老家笔试撞了,纠结选择,打电话询问,发现所谓“基层检察院(二)”是天津一个县转区的检察院,快到河北了,大概率可能是驻监狱检察官。后面试短信通知的时候,书面写了个放弃声明(希望第三名给我打钱啊!(狗头))。第一场选调考试竹篮打水一场空。


总结:①法硕考选调生很容易不受待见,尤其是检察院几乎不要法硕,报考一定问清楚。②报的岗位要明确地区,主城区、省会等,入职地段很重要。


(三)甲方市场的浙江选调


紧跟着是11月中旬的浙江选调。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毫无疑问是我的第一志愿,但岗位表一出心又凉了半截。一是法学专项减少三分之一,从去年一百人左右到今年只有60多个;二是满屏写着四个字“不要法硕”,全都限制了专业方向,而国内法硕几乎是不区分方向的,即使区分了方向,例如我的专业有独立培养方案,但受教育部二级学科分类限制,毕业证、学位证也没有方向。一条鸿沟划在眼前。只有丽水市一个基层法院还是检察院要法学类,也成为报录比显著高出来的岗位。


但天无绝人之路,因我们学校与浙江省委组织部合作良好,每年都会有10~20个浙江选调生,且表现都不错。我们学校每年都有接近300个法硕,就牵头打电话挨个询问,每个岗位是否要法本法硕(因为去年高院、公安厅等都有上岸的师兄师姐)。虽然说法不一,但一半多的法院和公安以及少数检察院还是要法本法硕的,报名时一人一审核,例如省高院、公安厅、湖州中院、绍兴的区法院、台州检察院、缙云县检察院等。虽然也有不少不接电话、接了听完院校就挂的情况,(一开始集中打大部分还接电话,后面几乎没打通过),但总算报了一个不错的中院,也买了机构的网上刷题课,开始刷题。



然后浙江爆发了疫情,直接延迟到现在整整5个月,还算早的浙江选调成为最晚的一批。当然清北专项的早就上岸了。


总结:①甲方市场的浙江选调,上万人报考,本地人想回去,外地人挤破头,疫情一回头,除了清北全哭愁。②如果有想考的岗位,一定要在学校、选调群多搜集信息,最好电话确认要不要你的专业,不要错失机会。


(四)赶晚不赶早的重庆选调


10月、11月份的疫情波动,不少省份都受波及,各自加紧了本地的防疫政策,本地健康码变黄、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措施层出不穷,当时中央也还没有统一标准规范各方,地方倾向于往紧了来,就苦了去当地考试的选调考生。重庆选调12.4笔试,11月份北京有疫情,但学校的海淀区还没有,担心北京疫情发展,提前14天回去,这样14天健康检测后还能赶上考试。匆匆忙忙飞回去,落地收获黄码,当时从北京回来的不论城区都是黄码。在重庆湿冷的冬天挨冻了十四天,备考效率也一般,捅了7次鼻子。考试前一天渝康码还是黄码,组织部也打电话来提醒(yysy重庆组织部确实棒)。我们离京时,北京已经几天没新增了,十一月底清零降为低风险,这时候回重庆反而是绿码。我反而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离谱的事情再次出现了,我在重庆住的郊区,考试在九龙坡,笔试当天8点得进考场,需要在城里住一晚。重庆还管挺严,订了民宿也要上交渝康码、行程码截图,普通酒店、民宿根本住不了。按理说黄码得在专门酒店隔离,但隔离酒店是按区划分的,必须本城区的社区开证明才能入住。打了省卫健委,某法;九龙坡卫健委,某法;九龙坡疾控中心,某法;九龙坡指定隔离酒店,某法;打回省卫健委,某法。最后只能等凌晨渝康码数据库更新,成为绿码再入住。于是考前最紧要的一天,打了私家车两小时进城,背着包和女朋友踩了考场的点,走回预定的酒店,一路走了快两个小时,坐在人行天桥台阶上,吹着晚风等零点到来。


因为高度差宛如钢铁森林的重庆主城,闪耀着霓虹与路灯,错落的建筑中蕴藏着磅礴的生机和烟火气,交错的立交桥挂着霓虹,像是遨游在钢铁丛林的蛟龙,而我和女朋友就这样在天桥等待着。因为步行的久,也或许有人陪伴,倒是不太冷。



零点准时到了。我们一看健康码还是黄码,我俩都慌了。女朋友急哭了,打电话给省卫健委,值夜班的小哥听着哭诉也毫无办法。万幸万幸,只是数据库延迟更新,几分钟后渝康码转绿,我俩入住酒店。有一次离谱的是酒店居然只查了行程码,根本没查渝康码,不知道是不是大半夜所以管的不严。但我俩仿佛浪费了半个晚上。此时距离重庆定向选调笔试还有八个小时。


然而订的是商场里的商务酒店,隔音差,隔壁摆龙门阵摆到一两点,当时没经验没带耳塞住酒店,实在受不了卷了纸塞耳朵里,昏昏沉沉终于睡着了。第二天整个人有点懵,喝了咖啡也不是特别清醒,考试险而又险的答完。2022年重庆题型改革合并一张卷,我们算是接触新题型,行测考了很多本地时政,接近三分之一;申论虽然不难,但答得也不是很好,后半段笔迹起飞。出成绩我低分进面,排名300出头,虽然重庆进面试后几乎不刷人,但作为非清北的法学男生也大概率分不到主城区。而且老家延期的笔试又跟重庆面试撞在同一天,选调QQ群一堆人也在说“重庆工资低,到手3、4K,还要砍工资,也就想回家的本地人考考。”报考决心有所动摇。同时,重庆选调硕士只能去区县,虽然本身是直辖市,区一级相当于地市级,但老家我报的省厅,而且岗位更喜欢,只能放弃重庆。没有天时、不占地利、人和受损,重庆选调也遗憾落幕。


(后面听说21年重庆两江新区年终奖7~8W、渝西郊区也有4~5W,再信选调群说工资低劝退我就是憨憨,你眼里没有年终奖吗?)


总结:①省委组织部对学校的印象极为重要,批次优待、考点优待(本校考)对于考生影响重大,清北乱杀、C9美滋滋,其他学校全国奔波。②既然考试就好好考,选定了全神贯注即可,考试消息看官方通知,选调群聊等面试完再看,看到劝退的请忽略,也可以退群图个清净。


三、屡屡折戟,目标却更明确


接近年底,周围不少同学朋友上了岸,或者拿了offer,互相交流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全面,对于地区、岗位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此做个简要总结:


其一,定向选调生虽然竞争比例小,但实际竞争压力绝不算小,尤其是疫情影响,出国人数断崖式下跌,名校毕业生纷纷冲进体制,清北更是达到70%进体制。大家都是考上来的,who 怕 who 啊。而且考试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好学校占尽天时地利,唯有做好准备、坚定信念,狭路相逢勇者胜。


其二,对于大部分家庭一般的普通人来说,公务员香的地区,除了家乡,还要考虑:①外来人口多能融入;②工资水平相比房价比较客观,一个月能买三分之一平方米以上;③有人才政策优惠,租房、买房有补贴;④饮食文化、风土人情能适应,长期生活惬意;⑤政治环境尚可,发展前景比较可以预期。


其三,地区来看,北京、上海公务员幸福感指数确实不算高,也跟上岸的学长学姐交流过,拘于房价难以脱身,一般家庭慎重考虑,另一半高薪除外。当然也有拿到户口家里就给首付的,那完全可以考虑,谁又不留恋帝都、魔都呢。其余房价较高的新一线(二线)城市,很多地方财政充足,公务员工资比较丰厚,至少首付之后还房贷压力不大,还有人才政策助力扎根,例如杭州、南京、苏粥等。要是老家是省会,也有定向选调生招录,还有人才引进政策,那快乐老家值得考虑。


其四,就法学专业来说,第一想去是公检法、政法口,仿佛浑然天成,但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体制内法学岗招收很多,远不止公检法。党委、政府部门、人大,乃至企事业编,都有很多岗位招录法学类专业,不要局限自己的视野。①如果想去法院,推荐省考市考。选调生需要去基层两年,尤其是发达地区法院,本身入额需要排队n年,选调就是n+2年,北京上海至少得8、9年才能入额,这还是基层法院,中院、高院更是前路漫漫。②检察院入额方面稍好一些,入额标准不像法院那么严,但是也建议慎重考虑,员额制和选调天然冲突。同时检察院改革后职能弱化,远没有纪检委香。③纪检监察委职权重要,工作忙,据说有半夜紧急提审,因为保密还不能跟家里联系,十天半个月不一定见得到,但确实容易出成绩。④公安系统没有员额限制,但人才众多、受监督多,体检有要求,也因此竞争小很多。⑤其他政府部门、人大等,报考前多了解主要职能,包括是否经常出差等,毫无疑问经常出差的岗位大多倾向于男生。


我最终老家定向选调选定了省直的政府部门。


四、挫折奋起,前行终有曙光


“夜色难免微凉,前行必有曙光”。去年国考申论题,也是如今上岸后的感悟。江苏无法触及、天津竹篮打水、浙江遥遥无期、重庆一鼻子灰,全都没摸到岸边。广东选调我们学校是三类高校,只能去乡镇街道,一流法学也去不了基层法检,放弃。四川定选盲盒,据说成都选调不少事业编,第二批次大多去不到主城,甚至还得等一年才有编制,放弃。四川省考报了新区检察院,因为时间太紧,紧挨老家选调后一天,考点到机场得做火车(成都也太大了),放弃。


老家选调结束后,一边准备面试,一边看文献写论文。查询笔试成绩还算可以,也收到了面试通知。本来报名时报录比也不高,省厅不到10:1,甚至5:1左右,因此面试准备用心用力,但也不是太紧张。报考当天穿着新买的皮鞋踩点,脚磨得生疼,担心第二天打不到车预约了专车,也专门选择了环境好的酒店,还备好了耳塞眼罩。披星戴月出门,抽的签早,接近十一点开始面试。等待时没有跟周围人聊天太多,没有被TOP2学校的竞争对手吓到,喝了咖啡,上了两趟厕所,收拾精神,凝神聚气。


最后步入考场,答得内容只能算良好,但交流感、形象礼仪、自信微笑、坚定目光还是做到了。出考场有酣畅淋漓,尽力后的脱力感,还跟引导员聊了几句。不过竞争对手有TOP2的硕士,巡考大军,还是忧心忡忡。悬着的心到今天上午,终于算尘埃落定。


就学习内容、作答方法来说,一起考公的,尤其是同省份、同岗位的,毫无疑问是竞争对手,评分总有高低。但就备考心态来说,一起考公的不过是同行者、同路人,你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满足你报考岗位的要求,无论心理素质、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表达方式还是政治敏感度,争取达到甚至超过招考岗位要求的准公务员标准。有人比你更符合岗位要求总是难免,但也会有适合你的岗位在等你,请不要与它失之交臂了。


备考时,《黑神话·悟空》发了新宣传片,片尾的音乐和画面印象深刻,送给大家。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踏破艰险又出发。”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本文责编 ✎ CHL

本期编辑 ✎ 星辰




推荐阅读


半道出家英专生,一战逆袭上岸西政刑法

二战上岸人大民商:让有规律的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2021年高考,多少分可以稳上“五院四系”法学专业?

2022年53所院校法律硕士考研招录情况

期末考&考研,主观题怎么答才高分?

谋定而后动:人大法理第一的进阶之路

各大高校民间版招生宣传语录

追风赶月莫停留:一战北京大学法硕(法学)法考双考高分上岸初试经验贴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1:qmfmggwx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Fuermodi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