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议!我的研究离突破还差一个“十年”?

Yolanda 学术桥Acabridge 2022-08-26




假如给你十年做科研




“假如给你十年做科研,你就一定能做出来吗?”


对于这样的灵魂发问,很多网友戏称,我三年都做不出来,十年能做出来有可能,但也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还有网友调侃说,给我十年做科研,我可能前九年都还在想我还有一年。。。


当然,这只是网友们的戏说,在现下各种考核的压力下,多一些时间做科研,会如何?科研人员也有条件潜心研究,坐冷板凳...


中国药科大学在年初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发布人事人才改革系列新政,重磅推出中国药大“人才十条”等重大举措,创造性提出“破五唯”的中国药大改革方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学校明确表态可以潜心研究10年不发论文。还有湖北省和常州市在人才引进上,也表示包容科研工作者“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其实早在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就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讲话,鼓励从事基础研究和院士创新的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寄语广大科技工作者“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

假如给你10年做科研

缘何呼吁“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国家和高校都在提倡科研人员要“敢于啃硬骨头、坐冷板凳”,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

(▲来源:学术志)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论文被SCI收录是持续增长,也可以说近几年,我国论文发表呈爆炸式增长。尤其,在之前无论是博士毕业还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评职称都离不开论文。所以很多学者快则一年慢则两三年就可以产出一篇论文。由此,就爆发出了很多问题,一个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另一个则是学术论文造假。


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范围内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国有 10,303篇,远远高于第二位的美国4,125篇,中国论文撤稿已占了世界44%,“位居榜首”。这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发表的论文存在问题。(数据来源:学术志)


上文提到,论文的发表与学者利息息息相关。“帽子”、票子、房子直接与论文挂钩,“唯论文论”的考核方式,叫人怎能坐的住“冷板凳”?还有的科研项目是半年一查,一年一验,搞得科研人员疲于应付。此外,科研人员杂事负担重,找经费、填表格、忙报销等牵扯了很多精力。所以科研人员为了生存不得不做一些“短平快”研究,那么这些研究往往就会偏重跟踪和模仿。这些研究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就会很有限,也不利于科学研究的进步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国家、社会和高校,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制度,打破单一的评价体系,根据每个研究领域和学科特色,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人才创造环境,让人才能够潜心研究。

假如给你10年做科研

科研人员准入门槛为何

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让学校放心地给科研人员十年的研究期限?首先我们看一则高校招聘公告: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

学校招聘优秀博士,它的共性条件第一年龄限制;第二能够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发表过本学科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具备作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能力。


首先人才的年龄要在35周岁以下,其次该人才已经有过相关的科研成果,再者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这三个条件学校才有可能引进培育这位人才。


近两年较为火热的项目,海外优青项目。它的申报条件也对人才的年龄和科研水平进行了限定。

1. 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2. 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3.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

海外优青项目,除了国家的资助(国家资助:100-300万元,资助期限3年),大部分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资助。这也充分说明,人才想要获得国家或者学校的资助和支持,首先人才要有科研成果和计划研究方向,让国家和学校看到人才的创新和发展潜力,这样才会获得资助。


“十年磨一剑”科研人员先要“剑”在手,才能获得国家和学校的支持。前文提到很多网友说,即使给了十年做科研,也不一定出成果。科学研究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重大研究的突破或许会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穷尽科研人员的一生,这都是有可能的。


为什么国家和学校鼓励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这既是尊重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也是对科研人员的保障,让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使科研环境和氛围得到净化。

假如给你10年做科研

结束语

假如给你十年作科研,你会出成果吗?


“十年”是一个概述,它不仅仅指的是数字,更是国家和高校在看到现有问题之后保护科研人员的措施。当科研环境在净化时,科研人员那颗浮躁的心也需要回归平常。


是否可以出成果,不同的学科和研究存在差异,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当习惯“短平快”的研究,科研人员是否还能潜心攻关作突破?这是一个慢慢转变的过程,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愿每一位潜心学术的科研人才,能够“一鸣惊人”!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一个寒门学子,十多年走过来的科研路
科研工作者,能实现“斜杠”自由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