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士搞农业科研有多牛?他用55年的时间来说明

今日话题

你眼中的科学研究是“石破天惊”还是“平平淡淡”?你有话要说?评论区见!


陈学庚(右二)在一家企业指导科研人员做农机检测试验(资料图片)。石河子大学 提供


“机械是一个很宽泛的基础性学科,这就好似面对一个庞然大物。在学习中,绝不能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必须打好基础,重视和精通专业知识,更要积极投身实践。”7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学庚对他的学生如是说。
今年76岁的陈学庚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和推广工作已有55年。其间,他带领团队突破地膜植棉机械化技术,攻克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技术难题,研发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为兵团乃至全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陈学庚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努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指导石河子大学青年教师搞科研,已成为他的工作重点。
回忆起过去,陈学庚感慨道:“科研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没有那么多石破天惊,需要走过一条漫长的路,这一路既要心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
上世纪80年代,兵团棉花种植水平一直较低,虽然从国外引进地膜棉花栽培技术,达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但人工铺膜的低效率成为提高棉花产能的“绊脚石”。
1982年,当时还在农七师(现七师)一三〇团机械厂(现新疆科农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陈学庚认领了研发机械化铺膜装备的艰巨任务。他带领工友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1983年成功研制出“2BMS系列”铺膜播种机。这种机械实现了铺膜、播种的联合作业,大大加快了地膜覆盖栽培效率。
“2BMS系列”铺膜播种机很快在10多个省区市得到广泛应用。1995年,该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在农业机械研发道路上,陈学庚从未止步。2003年,他成功研发出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并一举获得7项国家专利。这种新型农机一次作业就能完成铺管、铺膜、播种等8道程序,填补了国内外同类机具的空白。
“当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陈学庚说。然而,在他看来,增收增产任务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真正的胜利还没有到来。
曾几何时,“白色革命”演绎成“白色污染”,农田残膜治理工作的不彻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地膜使用尽管对棉花增产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看,残膜回收工作迫在眉睫。”陈学庚坦言。
2017年,陈学庚提出农机、农艺、农膜结合发展的理念。从升级农艺栽培技术到提升地膜质量,再到研发回收残膜新型机具,他带领团队稳步推进。他把回收的残膜进行二次加工又生产出其他产品,形成一条地膜绿色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如今,兵团广阔的棉田年年盛开着雪白的花朵,这和农业机械研究者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其中,陈学庚功不可没。

 记者手记 

2014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六师共青团农场新疆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走到由陈学庚研制的大型精密播种机前,总书记看得十分仔细。当听说陈学庚只有中专学历时,总书记不仅称赞陈学庚很不简单,还说:“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从青葱少年到发须泛白,陈学庚见证了兵团棉田机械化种植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他把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在采访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农业科研之路是一条艰难之路。兵团农业科研工作者把智慧和汗水洒在边疆,不停地突破新技术,研发新机具。正是他们这种不舍昼夜、不畏辛劳的科研精神,为兵团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撑。(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丹丹)


来源:兵团日报

责编、审核:Yolanda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博士入职后享副教授待遇!多所高校明确

要打破学术界“不发表则灭亡”的魔咒,我们能做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