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雨果奖的神话,是一种“中国特色”?

阿莫 青年志Youthology 2023-11-23


2023年10月末,世界科幻大会首次落地中国,在刚刚落成不久的成都科学馆恢弘场馆中热闹开幕。这场大会最引人瞩目的消息,莫过于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雨果奖终于第三次颁给了中国作家。
不过,短短一周后,获奖小说《时空画师》豆瓣评分便下降到了5.5分,许多读者表示对其质量不满,甚至有人对雨果奖的公正与否产生了怀疑。而诸多媒体的采访则几乎不约而同地回避了小说本身质量的争议,只是讲述作者海漄的业余创作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谱写“中国科幻获国际大奖”的赞歌。
世界性荣耀和难以服众的作品所形成的落差,并不是一个意外诞生的孤例。由此,我们得以窥见掩藏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科幻产业中某些耐人寻味的真相。

文 | 阿莫

编辑 | 一一



“至高荣誉”与“低质作品”

人头攒动,镁光闪耀之下,海漄从刘慈欣手中接过奖杯,这种颇有接力意味的行为似乎宣告着新一轮的胜利。作为国内诸多媒体宣传的“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全世界“科幻作品最高奖”,雨果奖仿佛带着“中国文学征服世界”的光辉又一次照耀在大地上。

获奖的《时空画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深夜故宫,古画中依稀现出鬼影,公安局派一位警察周宁进行调查。鬼影上了周宁的身,并向其交代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原来,鬼影是北宋画家赵希孟,因为掌握了预测未来的超能力,向皇帝徽宗献上一幅展现宋金战争的《千里饿殍图》而被杀害,但并没有真正死去,而是生活在更高维度的空间。(历史上并无赵希孟,只有《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

就算不评价文笔的高低,也不难看出,这是一篇想象力稀薄,主题肤浅的小说。作者海漄无意也似乎没有能力去解答任何和科学相关的概念,例如为什么赵希孟能够拥有洞察更高维度空间的超能力,这种超能力如何做到预示未来,“鬼影”的存在究竟是什么等等;而仅仅是将历史与科幻元素进行拙劣的拼凑。而且,我们也很难感受到其主旨有任何对科技和社会的洞察与反思。

由此,阅读过该小说的读者多半都表达了不满与对雨果奖选择的惊诧。短短一周后,获奖小说《时空画师》豆瓣评分便下降到了5.5分,许多读者表示对其质量不满,甚至有人对雨果奖的公正与否产生了怀疑。

《时空画师》豆瓣评分


上一次大众对雨果奖的内容产生类似争议,还是2016年郝景芳获奖的《北京折叠》。故事的主旨是关于贫富差距,三层空间的设计在以往的奇幻科幻作品中也并不鲜见,除了“折叠”概念本身稍显新意以外别无长处。此外,小说中的人类已经发明了可以折叠空间的技术,却还需要用跑腿送信来通讯,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北京折叠》和《时空画师》之所以能激起强烈的社会情绪,主要是由于在大众心中,雨果奖一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世界顶尖级荣誉。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说雨果奖是在《三体》获奖后,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中国人获得了科幻界至高奖,称雨果奖为“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辅以宣传的还有《三体》在西方爆卖,征服美国人的新闻。自此,许多科幻著作在中国也往往以“雨果奖获奖作品”来推荐。

可以说,雨果奖在国人心中的至高位置导致了大众实难接受中国人获奖的光辉叙事,会是由《时空画师》这样低质的作品写就的。

但事实上,真实的雨果奖也许和大众想象的,并不太一样。



雨果奖的中国神话

哪怕是在欧美,科幻文学依旧属于小众文学。世界上的各类科幻奖项比较繁杂,雨果奖之外,还有星云奖、轨迹奖、艾萨克·阿西莫夫奖、菲利普·狄克奖等,且这些奖项中许多把科幻和奇幻作品一同评奖,因此,很难选出一个像“诺贝尔文学奖”那样具有全民公信力的奖项。

科幻界内,雨果奖和星云奖往往被认为是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奖项,其各有偏向,雨果奖是由世界科幻协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颁发,由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的会员投票选出,获奖比较偏向于读者口味。星云奖则是由科幻奇幻作家协会(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Association)会员才能投票的业界奖项,比较能彰显业界倾向。

因此,我们也会看到有一些广受读者追捧的作品获得雨果奖而并未获得星云奖的情况,如《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曾在2001年获雨果奖。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剧照


尽管“世界科幻协会”听上去是非常唬人和具有权威的名头,但实际上,科幻迷只用缴纳会费就可以成为会员、具备投票资格。也就是说,雨果奖没有门槛,人人皆可投票。

其次,通常雨果奖的投票数量其实并不大,根据往年的情况,决选阶段热门奖项仅需几千票就能成为冠军,不热门的则需要票数更少。以《时空画师》所属的最佳短中篇(Best Novelette)奖项为例,在2022年总投票数为1335张,夺冠的作品获票350张。

这也意味着雨果奖的投票比较容易被操纵。在《三体1》夺奖的2015年,就闹出过“小狗门”事件——美国“悲伤小狗(Sad Puppies)”和“狂暴小狗(Rabid Puppies)”两个组织通过拉票和刷票来操纵雨果奖提名名单。

刷票事件当年公布的雨果奖全部长、中、短篇入围里,只有两部长篇不在“小狗”组织提前拟定的名单上。如果按照“你一票我一票,我的爱豆就出道”的概念,在不违反雨果奖规则的情况下,捧任何一部作品获奖理论上都非常简单。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时空画师》存在拉票或刷票的情况,但今年雨果奖官网首次表示“不掌握决选阶段的投票数据”,将解释权交由成都举办方,的确进一步加深了网络上的“黑幕论”。

归根结底,雨果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并不如媒体宣传得那么惊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的科幻作品往往还会获得其他奖项,如《沙丘》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安德的游戏》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神经漫游者》获得了雨果奖、星云奖和菲利普·狄克奖等。

此外,近年来雨果奖获奖作品鱼龙混杂,不少获奖作品被认为是政治正确有余,作品质量不足。可以说,无论是业界公信力、公平性和对作品质量的“背书”,雨果奖都远不如国内大众所接受到的宣传。

然而,在夸大其词的宣传话术之下,中国作家斩获雨果奖却成为了能够切中大众痛点的真实爽文:作为舶来文化的科幻在中国结出的果实,能够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同和理解,甚至能够战胜西方国家的作品,这成为了中国文化输出,在文化与价值观上寻求更高的认同感与地位的完美工具。“给世界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的美妙现代神话远胜于作品本身,让无数不看科幻,不爱科幻的大众也难免为之振奋。

可以说,雨果奖的神话,更多是一种“中国特色”。

《沙丘》剧照




内容退场,大业起飞

回望中国科幻进入大众视野,继而开始腾飞的“高光”时刻,正是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拿到雨果奖“最佳长篇奖”。在此之后,刘慈欣尽管并没有产出什么新的知名作品,依旧成为了畅销保证的金字招牌。有报告显示,整个2022年,中国科幻读物销量的67%依旧为《三体》,其他所有科幻作品加起来还不及《三体》的一半。以刘慈欣作品为原型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周边和游戏更是层出不穷,收获不凡反响。

今年10月21日,科幻作家,原《科幻世界》编辑迟卉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是科幻产业,还是刘慈欣产业?》。文章中,迟卉写道:“刘慈欣老师的作品养活了百分之六十的科幻小说平台,剩下百分之二十靠邀请大刘做评委,最后百分之二十靠拿着三体忽悠投资人。”她把刘慈欣的作品比喻成一个“金矿”,而其他的科幻产业都当起了的“矿工”。这种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了部分现实:本次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举办的活动沙龙很多,邀请的著名科幻作家也有许多,但是人最多的地方永远是与刘慈欣相关的。

然而,就连刘慈欣的作品,也在热火朝天的改编中产生了内容“退化”的现象。

2019年春节,伴随着大荧幕上宇宙之中的耀眼火光和高达46亿的票房,《流浪地球》的诞生让不少人热泪盈眶地称之为“中国科幻元年”。到了 2023年春节,《流浪地球2》再次袭来,制作成本明显提高,演出阵容变强,特效变多,时长变长,再也不能被称为“小破球”。制作上升级,科幻部分却大大减弱。

《流浪地球2》剧照


如果说《流浪地球》起码还算利用刘慈欣原作中的概念做出了一部中规中矩、瑕不掩瑜的灾难片,《流浪地球2》则更像是充满情感热泪与家国情怀的太空“样板戏”,设定上的谬误和漏洞比比皆是,甚至已经到了影响观感的地步,如:

在影片设定中,由于禁止数据传输,全球互联网被断掉了。但是片中的所有人还在及时通讯。新的即时通讯采用的是什么技术?电影并没有解释。且这种新的技术,无论是什么,本质上也是数据传输,所以,禁掉互联网的意义到底为何?

为了炸掉月球,全世界所有国家提供了自己的核武,但(出于某种没有告知观众的原因)没有提供核武密码。由于破译密码来不及,需要牺牲军人手动引爆核武器。于是,在一个地球都可以变成宇宙飞船流浪星际的未来,引爆核武器的方式居然没有定时装置,只有一条制作粗糙引线连接引爆器。这一切让伴随引爆的牺牲显得尤为愚蠢和拙劣。

类似问题还有很多,不再赘述。最糟糕的是,片中最核心的设定完全无法成立:《流浪地球2》的根本剧情矛盾是地球毁灭之际,一些人想要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宇宙流浪,一些人想要上传意识到网络上成为“数字生命”,两个派别产生了矛盾,带来了无数对立、恐袭甚至战争。但数字生命和网络既然依托于计算机硬件存在的,注定也无法逃过地球毁灭。那么,“数字生命派”怎么又可能不支持拯救地球呢?

有理由相信,种种问题之存在,不是主创的失智,更何况刘慈欣本人也参与了电影的监督。比起“不小心的”,如此操作更像是一种“故意的”选择。或许,《流浪地球》就是需要成为一个更不注重具体科学解释,降低思考的复杂度,偏重于煽情,家国情怀和视效的商业大片。

毕竟,一直以来,人们《流浪地球》的赞美和期待,都和对中国科幻影视发展的赞美和期待牢牢绑定在一起:科幻和奇幻等高概念(High Concept,指强设定,比较脱离现实)题材影视由于需要强大视觉效果和后期制作,既能代表电影工业的水准,关乎于资金与技术,也关乎国家自信。纵观《流浪地球》系列相关评价,“终于,轮到我们仰望星空”“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想想就激动”“工业化程度在国内前所未有”等形容层出不穷。

《流浪地球2》剧照


于是,影片中的大国叙事和现实中的大国叙事联动“互文”,共同引爆了大众狂欢。如此聪明的商业选择是成功的。票房和口碑上的胜利之外,各种周边售卖和IP联动也层出不穷。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科幻大会里,《流浪地球》手游也获得最受期待游戏,目前,这款还未正式发行的手游已经投入了2.8亿。

在万众期盼的科幻热里,运营、制作、人员都在升级,而内容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减低。一切都是由市场决定的。

今年5月29日,我国科幻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会议——2023中国科幻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的《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称,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中总营收达877.5亿元。其中构成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

游戏产业总营收565亿元;
文旅产业总营收150.3亿元;
影视产业总营收83.5亿元;
衍生品产业总营收48.3亿元;
阅读产业总体营收30.4亿元。

不难发现,带有整体收入由游戏、文旅、影视领衔,阅读的营收最低。在接受采访时,谈及科幻领域的消费行为与意愿,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陈玲也表示,受访者更愿意为科幻影视作品的科技想象力和独特视觉效果买单。

对市场来说,最应该讨好的是愿意玩游戏、看电影、旅游的大众,不是阅读内容的“幻迷”,或者说,科幻爱好者。因为前者的数量和带来的消费能力远远大于后者,所以当诸多从业者粉墨登场,更愿意把“科幻”作为一个元素或者一个酷炫的标签放置在大众娱乐至上去做IP运营,影视投资,资源联合……而不是鼓励闷头苦写,还没有被大规模认可过的新作家。

可以说,近十年之内,国内很少有新的优秀科幻作者出现。科幻迷们能够叫出名字的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柳文扬……也都是属于过去的名字了。

而在刚刚结束的世界科幻大会中,《科幻世界》组织了沙龙“我们都是科幻迷:21世纪科幻粉丝群体研究”。沙龙提到,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科幻文学的边缘化和发展不畅。嘉宾在谈到希望中国科幻能有越来越多优秀作品,但又不希望以后的科幻“变味”时,几乎有些哽咽。的确,科幻边缘化的不仅仅是中国。在这个视觉性越来越大行其道的时代,衰落的也许并不只是科幻,而是文学本身。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国家能够不断生产出像《暗黑》这样的优秀科幻影视作品时,中国影视投资则出于风险和回报率等考虑大多依赖于成名的小说IP改编,这让人难以忽视科幻小说的巨大创意空洞。

《暗黑》剧照

前不久,加拿大知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Robert·J·Sawyer)号召:“不要让刘慈欣一个人成为中国科幻唯一的代表符号。他为中国科幻推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大门,希望能有更多人——包括你们,一起前进!”然而,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想要研究翻阅冗杂的科学资料,一笔一笔书写,然后在漫长的时光中,期待成为下一个刘慈欣呢?



一场索拉里斯之梦?

波兰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创作了一篇名叫《索拉里斯星》的故事,描绘了一个被神秘“海洋“覆盖的星球。“海洋”实际上是某种外星生命体,它能够进入人们的大脑,像映射梦境一样映射出人类的所思所想……在索拉里斯星大海面前,任何人都毫无秘密,内心都将被袒露无遗。

虚构的科幻文学或许不能完全映射现实,但不同群体对科幻发展的追求却能映照出这个时代的焦灼的希冀与盼望。

从2017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的100余亿到2022年的877.5亿元,短短五年之内,我们似乎见证了一个“大跃进”。“大跃进”的数据和统计中,有一些有意思的事实:

2018年的中国科幻大会上,“王者荣耀”被评为最佳科幻游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中提到的科幻影视产业消费里,列有成绩斐然,揽获31亿元票房的《独行月球》。曾经,《疯狂外星人》也被列为科幻电影。

同一份报告中,科幻文旅消费中计算了游乐园里的科幻场馆(不知道环球影城的“霸天虎过山车”能不能被算成科幻文旅)。

他们渴望着书写中国科幻大步向前的成功篇章。

《独行月球》剧照


自《三体》揽获雨果奖之后,许多科学&科幻&科普的相关活动不断举办。科幻的书写被认为是社会科技发展到位的一种成果。例如,2019年,“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活动邀请作家走进企业科研生产现场,探访大国的“智”造之路。参访作家以大国重器为灵感创作了《大国重器》一书,2022年出版,共收录13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其中的故事有:中国航天把孩子送去月球参加夏令营、高原之上的光伏电厂阵列中暗藏着星际飞船远航的秘密、核聚变的高温熔炉进化新的的智慧文明……

他们也渴望着书写中国科幻大步向前的成功篇章。

海漄的小说《时空画师》收录于《银河边缘》系列丛书。这部丛书目前已经出到了第十五辑,收录了国内外不少作家的科幻作品,在获得雨果奖之前,该系列每辑在豆瓣上的评分人数都只有两位数,属于几乎没有人阅读和反馈的内容。雨果奖之后,包括《时空画师》的获奖使第九辑读者量暴增,并立刻冲上了当当网的小说畅销榜。

他们不书写,但渴望看到中国科幻大步向前的成功篇章,只是有时候,小部分人觉得一些章节难以下咽。

无论如何,远征星辰大海的梦还在轰轰烈烈地继续前行。告别了《时空画师》的鬼故事与《流浪地球2》的“月球董存瑞”之后,我们已经迎来了《流浪地球3》的定档,再过短短几个月,《三体》奈飞版上线和《流浪地球》手游发行也会到来……

这将是中国科幻腾飞的第六年。

《飞向太空》剧照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投稿联系
tougao@chinayouthology.com
业务联系
open@chinayouthology.com
招聘联系
hr@chinayouthology.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