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院再审明确:判决客观上不能投保的电动三轮车承担交强险责任,有失公允!

烟语法明 2022-12-05

裁判要旨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电动三轮车应当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电动三轮车客观上也不能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王某仓作为车辆所有人因非可归责于其自身的原因而无法为电动三轮车投保交强险,也无法得到交强险的社会保障,如判决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因违反投保交强险的法定义务而承担在交强险限额内先行赔付的民事责任,有失公允,因此本起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应按非机动车处理,双方应按确定的责任比例承担责任,受害人要求侵权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支付赔偿费用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来源: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甘民申251号民事裁定书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反诉被告、二审上诉人):王某梅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赵某红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反诉原告,二审被上诉人):王某仓

再审申请人王某梅、赵某红因与被申请人王某仓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不服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甘09民终108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王某梅、赵某红申请再审。理由如下: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缺乏证据,适用法律错误,二审维持原判,判决内容显失公平。一、关于双方当事人在本起交通事故中责任如何划分的问题,原审法院酌定王某仓负本次事故60%的责任,王某梅负本次事故40%的责任。此项认定责任承担比例不合理,加重了再审申请人责任,减轻了被申请人的责任。再审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无法认定事故责任。但被申请人王某仓系醉酒驾驶电动三轮车,应当承担绝大多数责任,即便不按照机动车有关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先行承担费用,继而按照过错责任处理,被申请人亦应当承担80%以上责任。二、被申请人王某仓应当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全额支付再审申请人主张的各项费用。被申请人醉酒驾驶三轮车,其车辆突破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应当认定为机动车。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

1、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划分是否适当的问题。一审法院查明事实及金塔县公安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证明,王某梅驾驶的雅迪牌电动三轮车与王某仓驾驶的银鹏牌电动三轮车均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并领取号牌、行驶证,双方也均未取得驾驶证,均系无驾驶证驾驶无号牌电动三轮车上路行驶;且双方在行驶过程中,也均未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之规定,导致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双方也均未及时报案、亦未保护现场,双方的行为均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导致事故成因无法查清。原审法院根据举证责任的承担义务,结合双方在庭审中所举证据,并考虑到王某仓在事故发生时醉酒驾驶的情形,酌定王某仓承担60%的责任、王某梅承担40%的责任,并无不当。

2、关于王某仓是否应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范围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不是同一人,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案发时,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电动三轮车应当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电动三轮车客观上也不能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王某仓作为车辆所有人因非可归责于其自身的原因而无法为电动三轮车投保交强险,也无法得到交强险的社会保障,如判决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因违反投保交强险的法定义务而承担在交强险限额内先行赔付的民事责任,有失公允,故本案不应适用上述司法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因此本起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应按非机动车处理,双方应按确定的责任比例承担责任,原审法院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判处适当,王某梅、赵某红要求王某仓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支付赔偿费用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王某梅、赵某红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王某梅、赵某红的再审申请。

延伸阅读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修正)
第十六条 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不是同一人,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往期文章:最高法院民一庭:“土地出让金返还协议”无效


  往期文章:“榜一大哥”打赏主播2000万余元系赃款!法院:判12年,依法追缴...


  往期文章:刑期从9个月变成11个月,补正裁定可以这么用吗?


  往期文章:七个案例,谈“中间人截留行贿人行贿款”行为的刑法性质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