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院故事会 | 在孔院当远程志愿者是一种什么体验?

尹远帆 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 2022-06-09


CI  STORIES

//故//会

CI STORIES


 2021年1月,我非常荣幸地通过了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孔子学院的选拔,成为了一名远程志愿者,承担经贸中文和中国文化两门课的在线教学任务。回顾三个多月的志愿工作,可谓是收获满满、充满乐趣。



1

初来乍到


2021年1月的一天晚上,我接到外交学院外语系老师打来的电话:“远帆,你愿意参加孔子学院的志愿者工作吗?”虽然这通电话来得很突然,但是我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可以,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经过遴选与测试,终于,我成为了法波孔院的远程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


“初生牛犊不怕虎”,起初,我狭隘地认为“不就是教中文嘛,这是我的母语,有什么难的?”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参加了新一届教学团队的在线工作会议。会议上,上一届教学团队分享了教学经验和注意事项。听完后,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对中文教学的固有观念也被打破了,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向前辈们看齐。


法波孔院外方院长Pastorel教授

致新任教学团队的欢迎信


2

教学相长


国际中文教学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实际教学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为了弥补理论和经验方面的不足,我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并向老师和其他志愿者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的脑海里慢慢形成了一个框架,但光说不练假把式,我开始尝试制作课件、布置作业。一开始,我只能借鉴他人的课件依葫芦画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以及和学员的互动,我逐渐摸到了其中的门道,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打磨课件,调整教学方式。


最初的课件制作比较简易,采取了“复习+新课+作业”的模式,配色和形式一开始都比较单一,看起来并不是特别有意思。作为一名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将心比心,回想起自己学习法语的经历,意识到机械讲练词汇和语法知识往往单调而枯燥,如果形式上再不做突破,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顺着这个思路,我开始调整、打磨课件,尽量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化知识配上插图,使得课件充满色彩和生机,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能体验中国文化、感受当代中国的风貌。


课件中的“春分”节气


一个多月后,法波孔院迎来了春季学期的期中考试。这次考试检验的不仅是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也是我的教学成果。从试卷评阅情况来看,虽说有的学员考得不错,但班级整体成绩不算太好,还有个别成绩很差的,我的心情有些沮丧。除了客观原因之外,我开始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心得。


法波孔院中方院长王鹏飞

与法波当地教职工召开教学会议


在下半学期的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方式,把学员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较强,基础较好。所以,我在平时的课件和作业中加入了听力和口语的练习,每次选择20个上节课学过的汉字和词语,配上我自己朗读的音频,要求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能够听写下来。根据同学们的反馈,修改后的课件能从多方面培养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前段时间,法波孔院春季学期的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学员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听力题目的分数上升很快。虽然相隔万里,但是看到屏幕那端学员们脸上的笑容,我就好似和他们身处同地,内心满足而欣慰。



学员作业


法波孔院的春季学期都是线上授课,回顾整个授课过程,互联网在保证教学正常开展方面功不可没,但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随之产生。由于授课老师无法现场教学,缺少约束,一些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为了能够及时跟进学员的学习情况,法波孔院的老师给本专业的同学组建了微信群。同学们可以在微信群中及时向老师提问并提交作业,老师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道、授业、解惑”。


学员在微信群中交流


同时,老师们积极学习法语,在每一次讲解问题和布置作业的时候,首先以文字的形式发出信息,然后再以语音的形式把相关信息念一遍,努力给学员们营造“老师就在身边”的氛围。在作业布置方面,作业的形式不仅限于常规练习题,还有唱中文歌曲、书法练习、手工制作等,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学员的中文歌曲唱得非常好,发音清楚、咬字清晰,有的时候我听了都自愧不如。


中国古人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波孔院也时常邀请国内外在国际中文教学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学者举行学术沙龙活动,讲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也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给老师们“充充电、加加油”。


法波孔院举行学术沙龙活动


3

民心相通


经过三个多月的志愿工作,我也与法波孔院的教职工和学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位中文名为丽妹的学员告诉我,她在假期的时候会上网看一些中文电视剧和动画片,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听力,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同时,她也表示,虽然很遗憾不能和老师面对面学习,但她仍然会努力学习中文,因为她的根在中国。学员一句句朴素的话语,背后隐藏的是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也是对我们教学工作的认可。同时,在教学期间,学员们积极思考、热情回应,努力用中文和我们互动,也成为了我们教学的动力,这份跨越太平洋、弥足珍贵的感情也注定成为双方共同的美好回忆。


环球同此凉热,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速演化,人类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我相信,无论是对别国文化有选择地“引进来”,还是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文化交流绝对不是地缘政治工具或意识形态武器,它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媒介。


4月底,我的志愿工作正式结束了。但是,作为一名外交学院学子,我的任务却远未结束,今后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我都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把中外文化交流的华章书写在全人类的大地上!




作者简介

 尹远帆 

外交学院法语专业研究生

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孔院志愿者 



往期精选

1

这位中文教师登上了人民网!

2

罗马尼亚中文“学霸”养成记

3

贾尼斯·霍瓦斯:他的中国书画课缘何一席难求?

4

胡琳院长:隔水青山似故乡

5

张洋洋老师:中国文化已经融入我的生活中

6

刘正曦:因为你们,我爱上了中文

7

在孔院学习是一种什么体验?


投稿方式与内容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公号征稿啦!欢迎大家就以下栏目内容投稿!


今日孔院:全球孔子学院新闻和活动报道


孔院达人秀:世界各地“歪果仁”秀中文、展才艺


孔院故事会:孔院学生、教师、院长等的海外见闻和真实故事


征稿邮箱:news@cief.org.cn


注:来稿请标明投稿栏目,并将文字稿件和图片、视频等素材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


内容编辑:吴晓静 刘希 杨立梦(实习)

美术编辑:黄思敏(实习)

点击分享+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